[实用新型]一种防伪防揭封口胶带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34048.3 | 申请日: | 201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2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杨直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直玮 |
主分类号: | C09J7/02 | 分类号: | C09J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67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伪 封口 胶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封口胶带,属于薄膜黏合剂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对箱体封箱时,通常采用封口胶带密封。基于防伪和保真的目的,现有技术采用的是在封口胶带的表面镭射处理,但是在运输时箱体之间相互摩擦,其上的封口胶带的表面镭射标识就容易被磨花,封口胶带仍然可以反复多次使用。
现有的不良商贩为了窃取和调换箱体的内容物,会用特定的药水敷在粘贴封口胶处,使封口胶脱离箱体表面,而不会在封口胶和箱体上留下任何痕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的防伪防揭封口胶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伪防揭封口胶带,包括内衬和胶带本体,所述胶带本体缠绕在内衬上,所述胶带本体包括基层和涂胶层,所述涂胶层位于基层的下方,基层和涂胶层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有防伪层、信息层和镂空保护层,所述基层的两边呈锯齿状,基层上设有标识符,该基层和防伪层之间印有用封口胶包装的内容物的信息,所述防伪层和信息层之间印有封口胶带的信息,所述镂空保护层上涂覆有水感化学层,所述内衬的内圈上设有数据层。
进一步,因遇水变色油墨具有遇水变色的特性,且不含有害物料,已获得EN71-3检测,是一种安全的变色墨,适宜印制在各种载体上,所以所述水感化学层为遇水变色油墨。
进一步,为了方便取用使用者所需的长度和更准确地定位,所述基层表面的纵向设有双向刻度。
进一步,为了方便撕取,所述基层、防伪层、信息层、镂空保护层和涂胶层上均对应设有折断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基层和防伪层之间印有内容物的信息,防伪层和信息层之间印有封口胶带的信息,可通过其上的信息查询本实用新型的真伪和物流信息;2、内衬的内圈上设有数据层,方便了封口胶的入库管理;3、基层的两边呈锯齿状,揭开时很容易被撕坏,不易被完整的揭开;4、镂空保护层呈现出专用图文,一经揭起后,图文会被破坏,且不能复原,从外观上就可以辨别本实用新型是否被他人揭开过;5、 镂空保护层上的水感化学层与液体接触后,会改变颜色,如遇到不良商贩用特定的药水使封口胶脱离箱体表面的情况,会很容易通过水感化学层的颜色察觉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伪防揭封口胶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胶带本体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镂空保护层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伪防揭封口胶带,包括内衬6和胶带本体,所述胶带本体缠绕在内衬6上,所述胶带本体包括基层1和涂胶层5,所述涂胶层5位于基层1的下方,基层1和涂胶层5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有防伪层2、信息层3和镂空保护层4,所述基层1的两边呈锯齿状,基层1上设有标识符,该基层1和防伪层2之间印有用封口胶包装的内容物的信息,所述防伪层2和信息层3之间印有封口胶带的信息,所述镂空保护层4上涂覆有水感化学层7,所述内衬6的内圈上设有数据层。
因遇水变色油墨具有遇水变色的特性,且不含有害物料,已获得EN71-3检测,是一种安全的变色墨,适宜印制在各种载体上,所以所述水感化学层7为遇水变色油墨。为了方便取用使用者所需的长度和更准确地定位,所述基层1表面的纵向设有双向刻度。为了方便撕取,所述基层1、防伪层2、信息层3、镂空保护层4和涂胶层5上均对应设有折断线。
两条折断线之间的距离可视箱体的规格来确定。所述镂空保护层4会呈现出专用图文,一经揭起后,图文会被破坏,且不能复原。
在本实施例中,两条折断线之间的距离为10厘米,在第一个10厘米的末端设有a01的标识符,第二个10厘米的末端设有a02的标识符,第三个10厘米的末端设有a03的标识符,以此类推,一直到胶带本体的末端。所述图文采用五角星镂空图案,每隔2.5厘米均匀设置一组镂空图案,其中,所述一组镂空图案为沿本实用新型的短边方向设有两个镂空图案。所述双向刻度的数值排列方向相反。所述内衬6的内圈上设有封口胶编号和生产日期的数据层,所述内容物的信息包括内容物的商标、生产日期、工号、批次等有关信息,所述封口胶带的信息包括封口胶带生产日期、工号、批次、编码等有关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直玮,未经杨直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40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炉矿槽智能多点布料装置
- 下一篇:三甲基铟的纯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