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输电线路视频监控系统的监控箱体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33906.2 | 申请日: | 201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52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杨忠;黄宵宁;李桥梁;顾元政;唐蓉;吴怀群;高廉洁;顾允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5K7/2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许方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输电 线路 视频 监控 系统 箱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视频监控技术,尤其是一种应用于输电线路视频监控系统的监控箱体。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的高速发展,我们国家的电力需求快速增长,送电线路覆盖范围也迅速扩大,截止到2004年底,全国110kV及其以上输电线路总长约为50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输电线路的特点是输送距离长远、地形复杂多变、分布区域广阔。同时,送电线路大量穿越城市、开发区,镇村等,受到人们生活、生产、建设等活动的干扰,出现一些外力破坏事件,导致输电线路相关设施毁损,不仅给当事单位和个人带来生命财产的损失,也给供电部门的日常生产带来严重影响,甚至威胁到企业、公司和国家的利益。这些外力破坏事件的发生具有经常性、隐蔽性、突发性等特点,使供电部门日常巡视难以达到有效的管理。
视频监控由于包含的监控信息量最为丰富而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但与常规视频监控应用相比,输电线路的视频监控在能源问题、通信问题、安装问题体现出一定的特殊性。
能源问题:监控设备通常只能安装在线路杆塔上,而高压线路杆塔上没有可供直接使用的交流电源,这样监控系统的供电只能选择太阳能和/或风能并配合使用蓄电池的途径。在蓄电池选择上,由于监控设备需要安装在高压线路杆塔上,高容量重量比的高能锂电池比低容量重量比的铅酸电池或胶体电池更为合适。另外,太阳能和风能的供给在时间上没有保障,而作为视频监控的基本要求之一是保证不间断的连续监控,这样,监控系统本身的耗电应该尽量降低。
通信问题:输电线路杆塔上通常没有直接可用的有线通信手段,借助3G等无线公共网络来进行视频数据和控制信息的通信是当今条件下的唯一选择。但视频数据的传输牵涉到近乎海量的数据,这就牵涉到可观的日常运行通信费用。同时,就视频监控本身的特点而言,绝大多数情况下的视频数据属于没有现场异常的无效数据,这就要求按照在线路杆塔上的监控箱体能最大限度地过滤这些无效视频,只向监控中心传输那些包含现场疑似异常的有效视频。
安装问题:每个供电公司的线路杆塔数以万计,不可能为每个杆塔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因此输电线路视频监控系统必须方便安装和拆装。同时输电线路视频监控系统的安装属于高空作业,必须由具有高空作业资质的专业人士来安装或拆卸。另外,输电线路视频监控系统长期野外高空应用,不仅要满足防锈、防腐蚀、防水等要求,而且其安装必须能抵抗台风等可能的极端异常气候。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应用于输电线路视频监控系统的监控箱体,实现输电线路视频监控所需的部件(低功耗嵌入式智能视频分析子系统、锂电池组、锂电池充放电管理系统、音频功率放大器)在箱体内的安装以及喇叭等部件的外挂安装。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输电线路视频监控系统的监控箱体,包括吊臂、箱体本体,所述吊臂上设置有三个挂壁孔,吊臂两端与箱体本体的上表面焊接,且吊臂与箱体本体之间留有用于提携的空隙。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输电线路视频监控系统的监控箱体,箱体本体的下端延伸出一个底座,底座两侧加厚且每侧有两个安装孔。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输电线路视频监控系统的监控箱体,底座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用于穿过线束的扩展孔。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输电线路视频监控系统的监控箱体,箱体本体正面的门框与箱体本体形成一个导流槽。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输电线路视频监控系统的监控箱体,箱体本体的内侧的两端各置有一个用于散热的风扇。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输电线路视频监控系统的监控箱体,所述吊臂的上端形成直角折弯。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实现输电线路视频监控部件在箱体内的安装以及喇叭等部件的外挂安装以及系统的扩展,安装与拆装简便,可适应野外高温、雨水、台风等气候条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箱体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箱体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箱体的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主箱体的门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39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拉链用拉头
- 下一篇:一种橡胶炼胶系统以及炼胶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