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层压书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33248.7 | 申请日: | 201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6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赵颖;陈斌;董倩;李梦颖;梁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印刷学院 |
主分类号: | B42D9/00 | 分类号: | B42D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1026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压书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书用具,特别涉及一种双层压书器。
背景技术
压书器,是放在打开的书上防止其自动合上的用具,古代叫做镇纸。目前市场上的压书器大多为塑料制造,结构和制造工艺较简单,形式也过于单一,更主要的是由于塑料的比重小,塑料制成的压书器无法压住打开的书并防止其自动合上,同时塑料压书器由于使用的材料比重小,通常体积都较大,放在书上会遮挡书上面的文字,影响阅读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压书器无法压住打开的书并防止其自动合上,同时遮挡书上面的文字,影响阅读效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双层压书器,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双层压书器,由细长的金属丝连体弯折制成,分别设置大梯形框架结构及小梯形框架结构各1个,大梯形框架结构及小梯形框架结构的较小的上底端分别设置开口,2个梯形框架结构采用大下小上的方式间距叠放,2个梯形框架结构的较小的上底端开口的相应端之间分别设置圆弧状连接结构并连体连接。
双层压书器,2个梯形框架结构平行或不平行。
双层压书器,细长的金属丝的弯折部位及各结构之间的连体连接为圆弧连接。
双层压书器,细长的金属丝的内部为实心结构或空心结构。
双层压书器,细长的金属丝断面的外部轮廓为圆形或矩形。
双层压书器,细长的金属丝的表面镀涂耐腐蚀金属层或高分子材料层。
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压书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能取得的技术效果是:
双层压书器,由细长的金属丝连体弯折制成,分别设置大梯形框架结构及小梯形框架结构各1个,大梯形框架结构及小梯形框架结构的较小的上底端分别设置开口,2个梯形框架结构采用大下小上的方式间距叠放,2个梯形框架结构的较小的上底端开口的相应端之间分别设置圆弧状连接结构并连体连接,由于金属的比重较大,可以使用截面积较小的金属丝制造压书器,既保证了较大的重量,能够可靠地压住打开的书并防止其自动合上,又可以减小遮挡面积,尽可能地避免对阅读的影响。双层的结构可以增加压书器的重量,并美化造型。
双层压书器,2个梯形框架结构平行或不平行,可以为压书器的结构和外形提供多种形 式,便于设计和制造工作。
双层压书器,细长的金属丝的弯折部位及各结构之间的连体连接为圆弧连接,可以使压书器的外部轮廓圆滑并减小材料的应力集中现象,便于使用者握持,并延长压书器的使用寿命。
双层压书器,细长的金属丝的内部为实心结构或空心结构,细长的金属丝断面的外部轮廓为圆形或矩形,可以增加原材料的形式种类,增加压书器的花色品种。
双层压书器,细长的金属丝的表面镀涂耐腐蚀金属层或高分子材料层,可以防止金属丝氧化腐蚀,并增加压书器外观的美感。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压书器,可以压住打开的书并防止其自动合上,减少对书上面文字的遮挡,改善阅读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层压书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示含义如下:
1-细长的金属丝,2-大梯形框架结构,3-小梯形框架结构,4-连接结构,5-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压书器,结构如附图1所示,由细长的金属丝1连体弯折制成,分别设置大梯形框架结构2及小梯形框架结构3各1个,大梯形框架结构2及小梯形框架结构3的较小的上底端分别设置开口5,大梯形框架结构2和小梯形框架结构3采用大下小上的方式间距叠放,大梯形框架结构2和小梯形框架结构3的较小的上底端开口5的相应端之间分别设置圆弧状连接结构4并连体连接。大梯形框架结构2的最大边长通常可在15毫米至200毫米范围内选取,
双层压书器,大梯形框架结构2和小梯形框架结构3平行或不平行。
双层压书器,细长的金属丝1的弯折部位及各结构之间的连体连接为圆弧连接。
细长的金属丝1的材料采用钢、铜合金或铝合金等。细长的金属丝1的内部可以为实心结构或空心结构,细长的金属丝1的断面的外部轮廓可以为圆形或矩形。细长的金属丝1的径向尺寸通常在1毫米至10毫米的范围内选取。
细长的金属丝1的表面可以镀涂耐腐蚀金属金、银、镍或铬,或涂敷高分子材料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或环氧树脂。
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压书器,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方式,经过变换和代换所形成的技术方案,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印刷学院,未经北京印刷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32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