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浴室取液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32858.5 | 申请日: | 201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0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邓尔中;沈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港安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K5/13 | 分类号: | A47K5/13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李平 |
地址: | 中国香港皇后***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浴室 取液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盥洗室设备,特别是一种浴室取液器。
背景技术
宾馆、酒店中所提供的洗涤用品如沐浴露、洗发液、护发水等一般均采用小瓶分装提供给客人使用,但不论客人用完与否,每天均需要补充、更换,大量的没用完的沐浴露、洗发液、护发水以及包装瓶都被丢弃,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同时又产生大量的废弃包装瓶并影响环境,为了克服浪费与保护环境,有的酒店用大瓶包装来替代小瓶分装的方法来解决,但由于管理成本等原因给酒店带来困扰,有的厂商生产出可固定的大容量的储液瓶,但品种规格较少、结构单一,用户选择机会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已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浴室取液器,本实用新型包括:面罩、塑料储液瓶胆、导液管、按板、定位头、塑料盖、定位支架、后盖、观察孔、卡口、安装孔,其特征在于后盖内下部设有定位支架,塑料储液瓶胆倒置嵌入定位支架顶部与后盖顶部内壁之间,塑料储液瓶胆的头部设有出液口,出液口的下方连接一导液管,导液管的末端连接一定位头,定位头插入定位支架下部的槽内固定,定位头内设有出液孔,面罩安装在后盖之上,面罩的下部与导液管的对应位置设有一按板,按板的后部与导液管相抵,按板的顶部与面罩内壁铰链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塑料储液瓶胆通过面罩、后盖固定于墙体上,脱卸方便,按下按板,储液瓶胆中的液体从出液口流出,减少浪费,使用方便,并可经观察窗看到液面高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出液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面罩、2塑料储液瓶胆、3导液管、4按板、5定位头、6塑料盖、7定位支架、8后盖、9观察孔、10卡口、11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由面罩1、塑料储液瓶胆2、导液管3、按板4、定位头5、塑料盖6、定位支架7、后盖8、观察孔9、卡口10、安装孔11组成,后盖8内下部设有定位支架7,塑料储液瓶胆2倒置嵌入定位支架7的顶部与后盖8顶部内壁之间,后盖8的顶部边缘上设有两个卡口10,面罩1顶部边缘相对应的位置上同样设有两个卡口槽,面罩1的底部两侧各设有一圆轴,后盖8底部内壁的对应位置设有轴孔,面罩1底部的圆轴嵌装在后盖8底部内壁的圆轴内,面罩1与后盖8形成铰链连接,面罩1可绕圆轴上下转动,打开面罩1,能方便地取出塑料储液瓶胆2,以便添加沐浴露等液体。后盖8上的两个卡口10与面罩1上的两个卡口槽将面罩1与后盖8嵌装成一体。塑料储液瓶胆2的头部设有出液口,出液口的下方连接一导液管3,导液管3为软塑料制成,导液管的末端连接一定位头5,定位头5插入定位支架7下部的槽内固定,定位头5内设有出液孔,面罩1的下部与导液管3的对应位置设有一按板4,按板4的顶部两侧各设有一圆轴,面罩1内壁的对应位置设有轴孔,按板4顶部的圆轴嵌装在面罩1内壁的轴孔内,按板4与面罩1形成铰链连接,按板4的后部与导液管3相抵,当按板4按下时,其后部挤压导液管3,由于导液管3是软塑料制成,从而使导液管3内的液体从其末端的定位头5出液孔流出,参见图2,放开按板4后,导液管3依靠软塑料自身的弹力恢复原来的形状,从而停止出液。后盖8的横截面呈正梯形,参见图4,后盖8的三面后壁上设有八个安装孔,便于在墙上固定取液器,由于后盖8的横截面呈正梯形,所以后盖8可以通过安装螺丝穿过后背的两个安装孔直接安装在墙面上,也可以通过安装螺丝穿过后盖8两边侧壁上的六个安装孔安装在直角墙体上,既美观又牢固。参见图5、图6。面罩1中间设有一长圆形的观察窗9,便于观察塑料储液瓶胆2内液体的液面,参见图3。长期不用时,定位头5上的出液孔的末端上可以套上塑料盖6,防止液体干燥及意外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安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香港安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28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