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铸炼钢保护浇注快换上水口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30351.6 | 申请日: | 201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2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苑希平;苑希民;王文强;苑汝存;孙树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麦哈勃冶金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50 | 分类号: | B22D41/50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宋永丽 |
地址: | 250109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炼钢 保护 浇注 换上 水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铁企业生产中在连续浇注钢水时使用的上水口,是一种连铸炼钢保护浇注快换上水口。
背景技术
钢铁企业生产中在钢水浇注时需要连续性,因此,上水口与下水口在中间包内必须保持严密、同步的配合,才能达到安全生产的要求。现在广泛使用的上水口,中间安装的锆芯上部外径大于下部外径,锆芯与母体间采用粘结泥料连结,这种上水口的使用寿命最长为50-70小时之间,特殊情况下使用寿命低于50小时,由于这种上水口易发生钢水外泄事故,为了避免生产事故发生,使用中,一般在低于使用寿命时更换,因此,上水口的使用数量较大,企业生产成本较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人经过长期研究发现,上水口使用中锆芯的损坏虽然是破坏上水口使用寿命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由于上水口在高温下工作,粘结泥料长时间在高温下易发生软化,导致锆芯与母体脱离,锆芯易发生上移现象,导致上水口与下水口的同步严密配合间产生空隙,发生钢水外泄事故,而此时,锆芯的破坏程度远未达到需要更换的地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铸炼钢保护浇注快换上水口,它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在使用中不发生漏钢事故,并提高上水口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连铸炼钢保护浇注快换上水口,包括母体,母体内开设圆形空腔,空腔的底部直径大于上部或顶端直径,空腔内壁由底端最大直径处向上逐渐光滑延伸至上部或顶端的小直径部位,空腔内安装锆芯,锆芯中间开设通孔,锆芯外壁底部直径大于外壁上部直径,锆芯外壁由底端最大外径处由下而上外径逐渐变小延伸至锆芯的上端口,锆芯外壁采用粘结泥料与母体连结。锆芯外壁下部设置环形凸台。锆芯下端外径D2与锆芯上端外径D1为1:0.4-0.7。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完全解决了现有上水口在使用中易发生钢水外泄的生产事故。经过试用证明,当锆芯完全被侵蚀掉的全部过程中,锆芯不存在任何上浮位移现象,在上水口使用寿命期限内,彻底避免了浇注钢水时易产生钢水外泄事故的发生,能够使锆芯按正常损坏使用,从而大幅提高了上水口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炼钢企业的生产成本等。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照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上水口的位置为使用状态放置位置,上端为钢水入口、下端为钢水出口,上水口底面与下水口上面配合。图1所示上水口母体1空腔5内安装了一个锆芯3,根据使用要求当上水口的高度较高时,锆芯可以安装两节或更多节,锆芯3的高度可以安装至母体1空腔5的顶端,也可以安装至如图1所示位置,即:锆芯高度至空腔5上部。母体1的空腔5上端部位设置了粘结保护料7。本实用新型对上水口提出的改进结构是:首先将母体1的空腔5的形状进行了改变,母体1内开设圆形空腔5,空腔5的底部直径大于上部或顶端直径,空腔1内壁由底端最大直径处向上逐渐光滑延伸至上部或顶端的小直径部位,空腔1内安装锆芯3,锆芯3中间开设通孔6,锆芯3外壁底部直径大于外壁上部直径,锆芯3外壁由底端最大外径处由下而上外径逐渐变小延伸至锆芯3的上端口,锆芯3外壁采用粘结泥料2与母体1连结。
上述结构的上水口在试验时表明,当粘结泥料2在高温下被软化后,由于母体1空腔内安装锆芯3的部位下部直径大,并且其直径由下向上逐渐变小,所以锆芯3与母体1不会出现脱离,锆芯3不会上浮,浇注时钢水不出现泄漏。
本实用新型为了进一步增加锆芯3不脱离母体1上浮的保险系数,在锆芯3外壁下部设置环形凸台4,此结构能够进一步保证,当粘结泥料2的粘结性全部丧失后,锆芯3仍然不会脱离母体1向上浮动,不会漏出一滴钢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锆芯3下端外径D2与锆芯3上端外径D1为1:0.4-0.7。这是达到最佳效果的前提下,易于制造,易于脱模的较佳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麦哈勃冶金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济南麦哈勃冶金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03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