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进行天象观测的毡房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30192.X | 申请日: | 201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46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萨山别克·哈孜肯 | 申请(专利权)人: | 萨山别克·哈孜肯 |
主分类号: | E04H1/02 | 分类号: | E04H1/02;E04B1/343;E04B7/16;E04D13/035;E04D1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26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进行 天象 观测 毡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动房,具体涉及一种毡房或称蒙古包。
背景技术
毡房(蒙古包)是哈萨克,蒙古,吉尔吉斯,土尔克曼等游牧民族根据游牧生活需要而制造的易于拆装,便于携带的传统简易住房,同时也是现代旅游业和餐饮业以及防震救灾的临时住所。毡房骨架为木质结构,但在旅游景区则一般使用硬塑料和铝合金等金属材料骨架结构,包毡和方毡也相应采用防水帆布和耐晒结实的塑料布。毡房主要由毡壁和毡房圆屋顶构成。尽管毡房的毡房圆屋顶形似天文台圆顶,但毡房内不能像天文台那样进行全方位天文观测。而现有技术中同样大小的普通天文台制作成本高,笨重且不能拆装搬迁,耗电多。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进行天象观测的毡房,该毡房不仅能居住,还可进行天象观测,具有天文台圆顶的功能,其观测范围可在任意方向都能得到满足。
本发明为实现其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可进行天象观测的毡房,包括毡壁和毡房圆屋顶,所述毡房圆屋顶上设观星天窗,在所述的观星天窗口两侧处撑杆上设固接望远镜等观星设备的固定支架,在所述固定支架上固接望远镜等观星设备,在所述毡房圆屋顶的下沿与所述毡壁的上沿相接处设转环,或在所述毡壁的下沿设转环。所述观星天窗的形状为梯形、长方形、扇形或椭圆形。所述转环包括上环和道轨,所述上环与毡房圆屋顶的撑杆下端固接,所述道轨与毡壁的栅栏杆固接;所述道轨的截面呈槽形,内设滚珠或滚轮,上环置于道轨槽内的滚珠或滚轮上。所述观星天窗采用单侧滑移或向两侧滑动的窗门。毡房圆屋顶上设太阳能电池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毡房圆屋顶可在转环上作旋转运动(如转环设在毡壁的下沿,则整个毡房作旋转运动),天文望远镜可在固定支架上下俯仰,并可透过观星天窗随毡房圆屋顶旋转而旋转,以全方位观测天象,并且望远镜的支架固接悬挂在圆屋顶撑杆上,而不同于传统的望远镜支架要架在地面上,所以会节省占地空间。望远镜在使用时,镜筒前半身露在观星窗口室外,解决了毡房室内外空气温度差而影响观测效果的不利因素。由于毡房圆屋顶采用轻质材料制作而成,不需要耗费太多的电能就可以转动,采用太阳能电池发电,通过电机带动使毡房圆屋顶旋转,也可采用手动转动方式。本发明使原本昂贵和不易迁移的天文台以廉价的成本在光污染少的草原牧区、山区,旅游观光得以普及。本发明易于拆装搬迁,携带方便,使草原、山区贫困地区孩子能实地学习观测天文,进行科普教育。同时本发明具有观星和居住的双重功能,在旅游区既能作为住所又能观天象的简易观星宾馆,也可以为天文爱好者和山区学校所使用。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转环结构一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转环结构二放大示意图;
图7,图8和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六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圈架,2、观星天窗,3、毡房圆屋顶,4、转环,4.1、上环,4.2、道轨,4.3、下滚轮,4.4、侧滚轮,4.5、上接头,4.6、撑杆,4.7、毡壁栅栏杆,4.8、下接头,4.9、防尘罩,4.10、滚珠,5、毡壁,6、毡房门,7、太阳能电池板,8、固定支架,9、望远镜(类似的其他观星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萨山别克·哈孜肯,未经萨山别克·哈孜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01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控冲孔机床
- 下一篇:一种含高浓度氮氧化物的废气的净化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