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网络广播对讲通信话站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29893.1 | 申请日: | 201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94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顺;裴振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同德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5/24 | 分类号: | H04Q5/24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27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 广播 对讲 通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网络通信领域,尤其是一种网络广播对讲通信话站。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一些特定行业经常需要使用通信对讲系统进行联络,特别是在一些环境恶劣、噪音较大、区域广以及具有危险气体工作区域中更是如此。现有的对讲通信系统基本采用模拟的无主机扩音系统,其存在的问题是:1、模拟的无主机扩音对讲设备在噪音环境较大的工业场所无法正常通话,特别是在115dB环境下使用几乎听不清讲话的内容,基本通话功能得不到保证;2、模拟的无主机扩音对讲设备只具有全呼功能,不能实现点呼、组呼、一键通等功能,其功能受到一定的限制;3、模拟的无主机扩音对讲系统需要使用大量的通信电缆,造成系统成本昂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保证在恶劣环境下正常通话、功能丰富且成本低廉的网络广播对讲通信话站。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网络广播对讲通信话站,包括机壳及其内部的控制电路,在机壳上设有手柄、网络接口、显示屏和按键并与控制电路相连接,控制电路由数字处理器与单片机、CPLD电路、以太网接口电路、PCM编解码电路、存储模块连接构成,单片机还通过I/O接口与键盘及显示屏相连接,CPLD电路还与摘挂机信号相连接,PCM编解码电路还与手柄相连接,以太网接口电路还与网络接口相连接。
而且,所述的PCM编解码电路输出端还连接一功放。
而且,所述的存储模块包括SRAM存储器和FLASH存储器。
而且,所述的数字处理器为TMS320C5402芯片。
而且,所述的单片机为MSP430F149芯片,该芯片通过HPI方式与数字处理器相连接。
而且,所述的以太网接口电路采用CS8900芯片,该芯片与数字处理器的数据端口和控制逻辑端口相连。
而且,所述的PCM编解码电路MC145480编解码芯片,该编解码芯片通过McBSP接口与数字处理器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通信话站将数字处理器、CPLD电路、单片机、以太网接口电路以及PCM编解码电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语音数据进行压缩编码处理并通过局域网传输到相应的通信话站,由接收通信话站进行解码恢复成原来的语音信号,实现全数字双向语音通话功能,其抗线路干扰能力强,可远距离、稳定地实现通话功能。
2、本通信话站采用数字语音压缩传输方式,发出的语音压缩包不会被自己再次接收,消除了侧音,使得送、受话音量可调,同时由于收、发是双向互不影响,从而提高送、受话功率提高声音的音量抵消背景噪音。
3、本通信话站功能强大,其通过DSP内置的处理软件实现点对点的呼叫、点对1组的呼叫、点对整个系统的全呼、急呼、一键通、双工通话、话站自检等功能。
4、本通信话站通过网线作为通信传输介质,大大降低了通信成本。
5、本实用新型采用全数字方式传输语音,具有传输距离远、通话质量稳定可靠、抗干扰能力强、功能强大、成本低廉等特点,可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环境下的通信对讲系统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主视图;
图2是控制电路的方框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
一种网络广播对讲通信话站,如图1所示,由机壳及其内部的控制电路连接构成,在机壳上设有手柄1、网络接口2、显示屏3和按键4并与机壳内的控制电路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手柄、显示屏、按键设置在机壳的前面板上,网络接口设置在机壳的上侧面板上。
如图2所示,机壳内的控制电路由数字处理器(DSP)与单片机、CPLD电路、以太网接口电路、PCM编解码电路、存储模块连接构成,单片机还通过I/O接口与键盘及显示屏相连接,CPLD电路还与摘挂机信号相连接,PCM编解码电路还与机壳上的手柄及功放相连接,以太网接口电路还与机壳上的网络接口相连接。下面对控制电路中的各组成部分分别进行说明:
数字处理器作为控制电路的核心,采用的是TI公司的TMS320C5402芯片。存储模块包括SRAM存储器和FLASH存储器,其中SRAM为静态数据存储器,主要用于存放程序运行需要的暂时性数据,FLASH是非易失性数据存储器,主要用于存放程序和常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同德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同德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98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