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款转换型通用节能灯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29138.3 | 申请日: | 201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8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姜攀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雄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7/10;F21V23/06;F21V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款 转换 通用 节能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款转换型通用节能灯。
背景技术
灯管是人们生活生产的必须用具,现时的灯管一般由灯芯、罩于灯芯外的灯管固定座以及设于灯管固定座两端的连接端罩组成,两端罩分别伸出两铜针,盖铜针一端用于连接外部电源,另一段与灯芯电性连接。
然而,该灯管的端罩、灯管固定座以及灯芯固结一起,如果其中一个部件损坏,其它部件即使没出现问题也会跟着作废扔掉,造成材料浪费,不利于环境的保护。
针对以上状况,亟待一种装拆灵活,可更换部件的可装卸灯管,从而避免其它没问题部件的浪费,更好的保护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拆灵活,可更换部件的新款转换型通用节能灯,从而避免其它没问题部件的浪费,节约环保。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新款转换型通用节能灯,包括灯管、灯管内罩、两灯管固定座、两电路板、两端罩以及铜针,所述灯管内罩罩设于所述灯管之外,所述灯管固定座的内端分别卡套于所述灯管内罩的两端,所述电路板分别置于所述灯管内罩内且与所述灯管插拔式电性连接,所述端罩与所述灯管固定座的外端卡接,所述端罩上开有铜针孔,所述铜针的一端从所述铜针孔伸出,另一端与所述电路板插拔式电性连接。
所述灯管固定座还包括限位块以及若干弹片,所述限位块设于所述灯管固定座与所述灯管相接的一端,所述限位块开有容所述灯管伸进的通孔,所述弹片设于所述灯管固定座对应所述限位块的内侧,所述弹片自所述限位块的内壁向所述灯管固定座的中心以及所述灯管固定座的外端方向延伸,若干所述弹片形成锥形弹性卡孔,所述灯管的两端卡设于所述锥形弹性卡孔内。两灯管固定座配合锥形弹性卡孔,可以安装各种标准直径的灯管,适用性强。
两所述灯管固定座包括第一灯管固定座以及第二灯管固定座,所述第一灯管固定座还包括第一限位块以及若干弹片,所述第一限位块设于所述第一灯管固定座与所述灯管相接的一端,所述第一限位块开有容所述灯管伸进的通孔,所述弹片设于所述第一灯管固定座对应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内侧,所述弹片自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内壁向所述第一灯管固定座的中心以及所述第一灯管固定座的外端方向延伸,若干所述弹片形成锥形弹性卡孔,所述灯管的两端卡设于所述锥形弹性卡孔内,所述第二灯管固定座包括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设于所述第二灯管固定座与所述灯管相接的一端,所述第二限位块上开有两卡口,所述灯管的两插头卡插于所述卡口内。灯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灯管固定座的锥形弹性卡孔伸缩卡接,另一端与第二灯管固定座的卡口插卡连接,适用于安装其它非标准直径的灯管。
所述端罩上开有若干个散热孔。有利于该新款转换型通用节能灯工作时更好的散热,提高灯管使用寿命。
所述端罩与所述灯管固定座螺纹旋转卡接。使端罩上的铜针灵活旋转调节方向,适用于各种新老灯灯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新款转换型通用节能灯的灯管、灯管内、外罩以及端罩互相之间以卡接方式连接,同时铜针、电路板以及灯芯插拔式电性连接,部件之间拆卸灵活,这样即使其中的部件出问题,可以换掉,其它部件照样可以继续使用,不会造成材料的浪费,有利于保护环境。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款转换型通用节能灯的结构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新款转换型通用节能灯的结构原理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新款转换型通用节能灯的端罩一角度的结构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新款转换型通用节能灯的端罩另一角度的结构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新款转换型通用节能灯的第一灯管固定座一个角度的结构图。
图4b为图4a沿剖面线A-A的剖视图。
图4c为本实用新型新款转换型通用节能灯的第一灯管固定座另一个角度的结构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新款转换型通用节能灯的第二灯管固定座一角度的结构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新款转换型通用节能灯的第二灯管固定座另一角度的结构图。
图5c为本实用新型新款转换型通用节能灯的第二灯管固定座第三角度的结构图。
图5d为图5c沿剖面线B-B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雄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雄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91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