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尖端放电的印刷电路板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28645.5 | 申请日: | 201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95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发明(设计)人: | 曹太云;吴磊涛;何伟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威迈斯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H01T19/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7 | 代理人: | 胡朝阳;孙洁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尖端放电 印刷 电路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元器件,尤其涉及一种带尖端放电的印刷电路板。
背景技术
随着对各种电器产品防雷保护性能要求的提高,在各种电器产品的印刷电路板中都需要针对雷电防护设计专门的电路。目前的印刷电路板,为了提高防雷电性能,通常是在印制板电源输入端设计专门的防护电路,这种结构存在以下不足:1、在印制板上设计专用雷电防护电路,占用空间较大,成本较高,2、防护电路中个别器件失效会导致整个防护电路失效,可靠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带尖端放电的印刷电路板,该电路板成本低廉、可靠性高。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带尖端放电的印刷电路板, 包括基板,敷设在基板上的铜皮线路,和设置在铜皮线路上的两组相对的放电区,所述的放电区位于基板的电源输入端共模电感处,其中,所述的放电区为锯齿状尖端放电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尖端放电区的尖端角度小于90度,尖端高度H1为1.0毫米至2.0毫米,两组对应尖端之间的距离H2为1.5毫米至2.0毫米。尖端数量根据印刷电路板面积及防护需要可以任意设置。所述尖端放电区做露铜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印刷电路板装配方便、生产效率高、可靠性好、成本低廉。通过修改尖端的数量和调整尖端间距,使印刷电路板能应用于对雷电防护有不同要求的场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传统印刷电路板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印刷电路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传统印刷电路板防雷电路原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传统印刷电路板的铜皮线路输入端1之前必须接入专用防雷电路,经过共模电感3,从电感输出端2接入电路板。防雷电路占用较大空间,且个别器件失效会导致整过防雷电路失效,可靠性较差。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印刷电路板包括基板,敷设在基板上的铜皮线路,和设置在铜皮线路上的两组相对的放电区,所述的放电区位于基板的电源输入端共模电感处。如图2所示,电源输入端共模电感处3上设置有两组相对的铜皮线路1和2,铜皮线路1为输入端,铜皮线路2为输出端,两组铜皮线路端部设置有锯齿状的尖端放电区4。尖端放电区的尖端角度小于90度,尖端高度H1为1.0毫米至2.0毫米,两组对应尖端之间的距离H2为1.5毫米至2.0毫米。尖端数量根据印制板面积及防护需要可以任意设置。
当有雷电时,雷电引起的浪涌电流通过输入线路进入印刷线路板,在共模电感处的尖端放电区会快速放电,将雷电引起的浪涌电流转化为瞬间的电弧,从而进行能量转换,使雷电引起的浪涌电流不会损坏印刷线路板上其它器件。藉此,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印刷电路板实现了利用线路板本身设计达到雷电防护功能,不增加辅助器件,成本低廉,操作方便,且尖端放电区做开锡窗处理,开窗区在生产时会沾锡,增加过流能力,可靠性较高。
以上结合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领域内的熟练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的各种变更或修改都应该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威迈斯电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威迈斯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86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U盘
- 下一篇:一种灯饰智能化绿色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