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透气的枕头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28389.X | 申请日: | 201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7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波动能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 |
代理公司: | 福建炼海律师事务所 35215 | 代理人: | 许育辉;孙文杰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中和区***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气 枕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枕头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具弹性体并可提供音乐的枕头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人睡觉时大都会使用枕头将头部垫高,已达到更舒适的睡眠质量,为达此目的通常由枕头外套布内置棉花、泡棉等,由于每个人身形不一、头形不同,因此,一般枕头并非适用多数人,且棉花或泡棉过于闷热,容易滋生尘螨,使头部皮肤产生疹子。
中国台湾专利局于2011年02月11日公告的透气枕头(专利号:397780),其主要为一种具有较佳透气性的透气枕头,包含:弹性包套,以及主支撑体;该弹性包套包括一个界定出一包覆空间的透气套体,透气套体具有一个具有多个外透孔的外表层、一个具有多个内透孔的内表层,以及一个连接在该内表层及外表层之间的弹性撑层;而主支撑体装设在弹性包套的包覆空间内,其可为乳胶、硅胶、泡棉等等的弹性座,也可为棉花、人造纤维等等棉絮物,当该主支撑体为弹性座时,其上具有多数个贯穿的透气道。借由结构的配合,可以让枕头具有较佳的支撑力及透气性。
如上所述的透气枕头中,透气套体当受头部重量制压后成扁平状,透气孔受到阻塞并无法发挥透气的预期功效,为其主要缺点。
又,所述的透气枕头的弹性座为一具有弹性的块状物,具有数个直向贯穿该上表面及下表面的透气道,透气道下面为床垫所阻塞,上表面头部位置受重量制压后,透气道一样受到阻塞,设计不当,为其另一缺点。
再者,所述的透气枕头不仅无法发挥预期的透气效果,且无法提供消费者其它附加功能,为其另一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符合人体工学的透气的枕头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透气弹性的透气的枕头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连接音响设备的透气的枕头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清洗的透气的枕头结构。
为达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透气的枕头结构,包括:一上表层,由聚脂类材料的条体交互缠绕成弹簧状的弹性体构成,并贴合于底座;一底座,具有适当厚度和软硬度,其顶靠端与上表层为相对应形状,并提供上表层贴合,而其延伸端提供肩部卧躺且呈渐缩状,与上表层贴合后置入一内里布套;一内里布套,提供结合上表层的底座置入,且与其为相对应形状;一外层布套,与内里布套相对应形状,将包覆内里布套的上表层及底座套合,由外层布套的拉链开口置入。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可为乳胶、硅胶、泡棉等等材质;其顶靠端为略呈波浪状,并与上表层为相对应形状;其底部可增加一个与其形状相对应的增高层。
进一步的,所述上表层具有适当的厚度,以符合颈部及头部的曲度,符合人体工学,让使用者更舒适。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在近头部位置可设两凹槽供喇叭置入,并透过音源线连接MP3或随身听的音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由具有弹性的聚酯类材料条体交互缠绕成弹簧状的弹性体构成的上表层,提供良好的弹性和透气性,符合人体工学,舒适;底座设凹槽,提供附加的音乐功能;易于清洗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量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透气的枕头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透气的枕头结构的另一实施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透气的枕头结构的第2图实施例侧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10 上表层;11 弹性体;20 底座;21 顶靠端;22 延伸端;23 凹槽;24 喇叭;25 音源线;26 插头;30 增高层;40 内里布套;50 外层布套;51 拉链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透气的枕头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包括:上表层10,由聚脂类材料的条体交互缠绕成弹簧状的弹性体11构成,具适当厚度并略呈波浪状,以符合颈部及头部的曲度,符合人体工学,让使用者更舒适。
具适当厚度及软硬度的底座20,可为乳胶、硅胶、泡棉等等材质,其顶靠端21与上表层10为相对应形状,并提供上表层10贴合,而其延伸端22提供肩部卧躺且呈渐缩状,底座20可于相对头部位置设两个凹槽23供喇叭24置入,并透过音源线25连接MP3或随身听的音响装置(如第2图所示)。
增高层30与底座20的底部为相对应形状,可折合后置于底座20下端,置入布质内里布套40,内里布套40与结合上表层的底座为相对应形状,再由外层布套50的拉链开口51套合置入,外层布套50与内里布套40为相对应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波动能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波动能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83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