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育秧盘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27697.0 | 申请日: | 201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8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任万军;杨文钰;王丽;姚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9/10 | 分类号: | A01G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625014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育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育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育秧盘。
背景技术
水稻机插秧技术是水稻生产实现机械化、集约化、规模化及产业化的重要途径,它不仅极大地减轻了栽秧的劳动强度,还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是一项省工、省力、省秧田、省投资,并能获得高产的新技术,其中育秧盘是水稻机械化插秧生产中的一种重要工具。
目前,现有技术中育秧盘通常包括底板和围设在底板的边缘侧板,在底板上均匀设置有漏水透气孔。根据插秧机的要求,育秧盘的长×宽×高为280×580×20-25(单位为:mm),其中每张底板上的漏水透气孔的孔数为196-400之间,孔径为3mm,其中漏水透气孔与侧板之间的最近的距离为2-3mm。
通常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育秧盘主要适合培育短秧龄(秧龄为15-22天)的常规稻,而对于四川等杂交中稻区,以小麦或油菜等农作物作为前作,待小麦和油菜收获后再插水稻,但是由于该地区的气候环境和水稻生长周期的因素,往往需要所育水稻秧的秧龄达到30天以上才进行插秧,因此使用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育秧盘就会产生以下不足:
1、由于育秧盘内靠近漏水透气孔部位的土壤与远离漏水透气孔的部位的土壤所含水分和空气有所不同,因此不同部位的水稻秧在生长过程中的生长环境会有所差异,当秧苗秧龄比较小的时候,影响较小,随着秧龄的变大,不同部位的秧苗会出现分层严重,即生长参差不齐的现象,进而使得栽插时每穴秧苗均匀度差、成秧率低、返青成活慢,产量低、效益差。
2、由于秧龄变大,秧苗的根也会进一步生长变长,因此部分秧苗的根更加容易穿透漏水透气孔,扎入秧床上的土壤中,进一步导致秧苗不均匀的现象,也影响了秧苗盘结成毯和起秧。
3、由于靠近侧板的土壤容易失水,而现有技术中的漏水透气孔与侧板之间的最近的距离为2-3mm,这个距离较大,因此使得靠近侧板的秧苗生长较差,进而进一步的影响了秧苗的整齐度。
因此,在培育长秧龄的秧苗时,如何使得秧苗生长整齐、盘结成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育秧盘,在培育长秧龄的秧苗时,以实现使秧苗生长整齐、盘结成毯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育秧盘,包括底板和围设于所述底板边缘的侧板,所述底板上均匀分布有漏水透气孔,所述漏水透气孔的孔数至少为500个,并且所述漏水透气孔的直径为1-2mm。
优选地,所述漏水透气孔与所述侧板之间最近的距离小于0.5mm。
优选地,所述底板的长×宽为580mm×280mm,所述侧板(1)的高为20-25mm。
优选地,所述侧板的高为25mm。
优选地,沿着所述底板的宽度方向,相邻的两排漏水透气孔的位置相对。
优选地,沿着所述底板的宽度方向,相邻的两排漏水透气孔的位置相错。
优选地,所述漏水透气孔的数量为728个。相对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育秧盘,包括底板和围设于底板边缘的侧板,底板上均匀分布有漏水透气孔,漏水透气孔的孔数至少为500个,并且漏水透气孔的直径为1-2mm。
相对于背景技术中育秧盘的漏水透气孔的数量为196-400个,本实用新型中漏水透气孔的数量急剧增加,从而减小了两个相邻的漏水透气孔之间的间距,进而极大程度地减小了不同部位土壤中水分和空气含量的差异,因此随着秧龄的变大,不同部位的水稻秧会生长整齐,进而使得栽插时每穴秧苗均匀度较好、成秧率高、返青成活快,产量高、效益较好。
同时本实用新型中将漏水透气孔的直径设置为1-2mm,这样不仅可以避免由于漏水透气孔的数量增多而减弱育秧盘整体强度的现象产生,还可以减少随着秧龄的变大逐渐生长变长的秧苗的根穿透漏水透气孔,扎入秧床上的土壤中的现象,从而使得秧苗生长整齐、盘结扎实。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育秧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育秧盘漏水透气孔的排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76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植物温室大棚
- 下一篇:一种花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