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闪蒸罐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26942.6 | 申请日: | 201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59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郭靖;刘刚;李雷;贺黎明;郑皓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凯比思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04 | 分类号: | F22B3/04;F22B3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李晓林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闪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内加热设备的蒸汽冷凝水热能回收设备,尤其是闪蒸罐。
背景技术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通过向锅炉燃烧热能物质,经过转换,产生高压蒸汽用于其他车间。同时,锅炉内许多设备均需要用到中低压蒸汽加热,加热后产生的蒸汽冷凝水仍含部分热能,因此设计了闪蒸罐用于回收热能,以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回收蒸汽冷凝水热能的闪蒸罐。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闪蒸罐,包括立式罐体,罐体顶部具有蒸汽出口,罐体底部具有冷凝水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内设置有上支撑板、下支撑板,上支撑板、下支撑板均具有通孔,上支撑板、下支撑板之间沿内壁圆周部位设置有与内壁相配置的环型导流夹套结构,环型导流夹套结构与罐体上的蒸汽冷凝水入口相联通,蒸汽与冷凝水从蒸汽冷凝水入口进入罐体内的环型导流夹套结构,蒸汽及冷凝水在环型导流夹套结构内作螺旋离心运动,利用离心分离作用使得冷凝水和蒸汽分开。
按以上方案,所述环型导流夹套结构的流道由位于上支撑板、下支撑板之间的内侧挡水圈、外侧挡水圈分隔而成,内侧挡水圈与外侧挡水圈之间的导流流道为内流道,外侧挡水圈与罐体内壁之间的导流流道为外流道,内流道与外流道在顶部交汇联通。
按以上方案,所述内流道与外流道的顶部交汇处折向180度。
按以上方案,罐体上部设置有由波形板构成的汽水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设备主要收集来自于锅炉内加热设备的冷凝水,并进行闪蒸,回收利用闪蒸二次蒸汽。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由于冷凝水温度压力较高,在切向进入槽体时瞬间降压,蒸汽腾发,产生二次蒸汽和温度更低的冷凝水。二次蒸汽作为热源重新利用,闪蒸后的冷凝水则送至其他设备使用。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和特点:闪蒸罐为立式结构,蒸汽冷凝水从罐体下部进入,由于突然压力降低,冷凝水出现闪蒸,闪蒸出的二次蒸汽从罐体上部引出。因为在闪蒸过程中二次蒸汽会带有部分水滴,所以在设备上部布置有导流筒、挡水圈和汽水分离装置,能有效除去二次蒸汽中夹带的水滴。其主要特点如下:
1.蒸汽冷凝水从筒体下部切向进入筒体,在入口处筒体内部设有导流筒,这样蒸汽和冷凝水在筒体内沿筒体内壁和导流筒做切向运动,利用离心分离作用,使冷凝水和蒸汽分开,同时在导流筒上部设有挡水圈,能在此分离蒸汽和冷凝水。
2.顶部汽水分离装置采用波形板构成,波形板角度及每两块波形板之间的间距是通过计算和结合以前的运行经验而来,既能有效除去蒸汽中的水滴,又不会有太大阻力导致蒸汽堵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闪蒸罐实施例的剖视结构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闪蒸罐,包括立式罐体,罐体顶部具有蒸汽出口1,罐体底部具有冷凝水出口2,所述罐体内设置有上支撑板3、下支撑板4,上支撑板3、下支撑板4均具有通孔,上支撑板3、下支撑板4之间沿内壁圆周部位设置有与内壁相配置的环型导流夹套结构,环型导流夹套结构与罐体上的蒸汽冷凝水入口5相联通,蒸汽与冷凝水从蒸汽冷凝水入口5进入罐体内的环型导流夹套结构,蒸汽及冷凝水在环型导流夹套结构内作螺旋离心运动(参见图1中的小箭头指向),利用离心分离作用使得冷凝水和蒸汽分开。蒸汽冷凝水入口5的数量为1-4个,围绕罐体周向布置。
具体的,所述环型导流夹套结构的流道由位于上支撑板3、下支撑板4之间的内侧挡水圈6、外侧挡水圈7分隔而成,内侧挡水圈6与外侧挡水圈7之间的导流流道为内流道8,外侧挡水圈7与罐体内壁之间的导流流道为外流道10,内流道8与外流道10在顶部交汇联通。
具体的,所述内流道8与外流道10的顶部交汇处折向180度。
具体的,罐体上部设置有由波形板构成的汽水分离装置11。
以上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的限制,凡是依 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本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和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凯比思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凯比思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69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餐饮专用阶梯式侧拉燃烧炉头
- 下一篇:一种LED灯内置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