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珍珠床服用品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26245.0 | 申请日: | 201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50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吴之江;吴伟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之江 |
主分类号: | D06Q1/10 | 分类号: | D06Q1/1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天龙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5 | 代理人: | 赵燕棣 |
地址: | 213022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珍珠 服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功能床服用品,而具体说的是珍珠服饰和珍珠床上用品。属于床服生产技术。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所称珍珠床服用品,包括珍珠服饰和珍珠床上用品。
珍珠,富含多种氨基酸,具有消炎、化淤和营养肌肤的功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物质的丰富,人们有条件追求具有透气爽快、祛炎活血等功能的床服用品,以期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从出土文物“金缕玉衣”和展博会上偶尔可见的珍珠背心等已有技术可见,都是将玉石或珍珠经加工打孔后,用线缕串联起来再经编织而成的。而珍珠床上用品至今尚未见有报道。综观这类已有技术至少存在着适用范围小,生产再现程度低,加工技术难度大,穿着牢度差和容易走样等不足,从而极大地制约了这种已有技术的推广应用,人们对它也并不欢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范围比较广,生产技术要求比较低,能够批量生产,穿着牢度好且不易走样的珍珠床服用品,以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满足人们多方面对于这种功能床服用品的需要。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珍珠床服用品,包括具有通孔的珍珠和线缕,且珍珠通过其所具有的通孔而串联在线缕上,其创新点在于,它还具有网状基布,串联珍珠的线缕与网状基布缠绕交织连结,而串联在线缕上的珍珠逐个定位在网状基布的网孔内,完成上述编织加工后,在珍珠的外表面即不与肌肤接触的一面还附有珍珠片,所述珍珠片也具有通孔,线缕穿过珍珠片的通孔,将珍珠片联接成图形状并缠绕交织连接在网状基布上,既可以起到透气爽快、祛炎活血等功能又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美感性和趣味性。
而所说的网状基布呈内衣状,或呈内裤状,或呈胸罩状,或呈枕面状,或呈床单状,或呈条片状。以期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以上所说的呈多种形态的多种尺码的网状基布,可以由经编机生产提供。
为了提高使用牢度和降减走样变形,所说的网状基布是至少是2根纱互呈捻合状态的且具有经编织物结构的网眼布。犹如市场可供的网眼汗衫布那样。
而所说的线缕是至少有2根纱互呈捻合状态的线,或者是金属缕,例如铜缕、铝缕和不锈钢镂等等。其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线缕的强度,以期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为了增加美感所述珍珠片联接成的图形为心形或棱形或圆形或多边形;
所述珍珠片为彩色珍珠片;在珍珠的外表面还设有涂层。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得以实施之后,其所具有的适用范围广、加工技术难度低、能够批量生产,穿着牢度好和使用不易走样变形等特点,是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包括的珍珠内衣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包括的珍珠枕面的主视图;
图3是串联有珍珠的线缕与网状基布缠绕交织的结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上述附图中已经表达得很清楚了。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将会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其实现目的的技术方案更加明了。
具体实施方式之一,请参读附图1和3。采用天然珍珠1,经表面整理后打孔,尔后用尼龙线2将珍珠1串联起来备用。由圆筒形经编机按照尺寸规格采用42支双股棉线所织造的具有经编织物结构的且呈上衣状的网状基布3平铺在工作台上,将串联有珍珠1的尼龙线2,按照附图3所示的方式,与网状基布3缠绕交织在一起,且令珍珠1逐个定位在网状基布3的网孔3-1内,完成上述编织加工后,在珍珠1的外表面即不与肌肤接触的一面再附上珍珠片4,所述珍珠片4也具有通孔,尼龙线2穿过珍珠片4的通孔,将珍珠片4联接成棱形状并缠绕交织连接在网状基布3上,当然珍珠片4也可以联成为心形或圆形或多边形,所述珍珠片4为彩色珍珠片,在珍珠1的外表面还设有涂层,即可制成本实用新型所包括的珍珠内衣。
具体实施方式之二,请参读附图2和3。线缕2采用ф0.8mm的铜缕,网状基布3采用片状的经编网眼布,其它均如同具体实施方式之一,即可制成本实用新型所包括的珍珠枕面。采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制成珍珠床单、珍珠边饰和珍珠套饰等等。而用珍珠边饰装设在外衣的袖口、领口、裙边等部位,则可取得明显的装饰效果;而将珍珠套饰套设在人们的手腕、脚腕或颈部,则同样可以得到良好的装饰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之江,未经吴之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62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四叠网涂布牛卡纸生产设备
- 下一篇:一种镀银纤维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