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泵降噪的导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24888.1 | 申请日: | 201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7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许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7/04 | 分类号: | F02M37/04;F15D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戴广志 |
地址: | 2012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泵 导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燃油系统的油泵支架总成,具体属于一种改善回油流体状态、降低噪音的调压阀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的燃油泵支架总成工作时,如果油泵集成调压阀,那么经调压阀回流的燃油液体状态处于湍流状态,故流体噪声很大。如果未经处理,这种流体噪声可以在车外或者隔音效果较差的车内被察觉,严重影响车内乘客的感受,引起乘客的不适;同时该流体声音也会使车辆怠速时车内总体噪音水平升高,使得乘坐的舒适性显著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油泵降噪的导流结构,它可以解决油箱内燃油泵总成正常工作时发出的流体噪音过大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泵降噪的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为设于调压阀后部回油管路中的导流件,导流件设有多个导流孔。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导流孔的数量为4~6个。所述导流孔的直径为0.8~1.2mm。所述导流孔均布在导流件中,且孔径相同。所述导流孔为直线形通孔,或曲线形通孔。
其中优选的,所述导流孔的孔径为0.8mm。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导流件的外形为圆柱状,其长度为3mm以上。
其中优选的,所述导流件的长度为3~10mm。
所述回油管路与喷射泵相连,所述多个导流孔的截面积总和为喷射泵喷孔截面积的85%~100%。
所述导流件安装在回油管路的前端或中间位置,其与回油管路为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调压阀的回油管路中增设一个导流元件,并且导流元件中具有多个通孔,使得经调压阀回流的燃油流体状态由原来的湍流状态控制为层流状态,这样可以基本消除流体噪音,从而明显降低了油泵总成工作时的整体声压级,改善了乘坐者的主观感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导流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导流件装于调压阀座后的回油管路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导流件装于法兰上调压阀后部的回油管路中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为调压阀座;2为导流件;3为导流孔;4为法兰;5为回油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油泵降噪的导流结构,其安装在车辆用油泵支架总成中,可以设置在油泵支架调压阀座1后部至喷射泵之前的回油管路5中,也可以设置在法兰4的回油管路5内。如图2、3所示,所述调压阀的回油管路5中设有导流件2,导流件2设有多个导流孔3。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流件2上设有五个导流孔3。所述导流件2的外形为圆柱状,一般在3mm以上就能确保调压阀1后部的流体处于层流状态,但长度太长可能导致调压阀的背压过大,其中优选的导流件2长度为3~10mm。所述导流孔3的形式多样,可以为直线形通孔(如图1所示),也可以为曲线形通孔,均可以实现抑制流体噪音的效果。所述导流孔3的直径为0.8~1.2mm,其中优选的为0.8mm,小孔径的导流孔3消除流体噪音的效果比大孔径的导流孔效果更好。
所述导流件2与回油管路5之间为过盈配合,所述导流件2设置在回油管路5的前端及中间的任意位置。如图2所示,导流件2设置在调压阀座1后部的回油管路口处。如图3所示,导流件2设置在位于法兰4上的调压阀后部的回油管路5中。
所述导流孔3均布在导流件2中,且孔径相同。所述回油管路5与喷射泵相连,所述多个导流孔的截面积总和为喷射泵喷孔截面积的85%~100%,如果导流孔3的截面积总和过小,将会对油路进行节流,使调压阀系统压力漂移,如果导流孔3的截面积总和过大,则对流体噪音的抑制效果不明显。
在不同燃油系统的调压阀结构中,所述导流件2的长度、直径,以及导流孔3的数量、大小、形状等可以根据回油管路5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设置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油泵降噪的导流结构,在调压阀座1后的回油管路5中增设一个导流件2,并且导流件2中具有多个通孔,使得经调压阀座1回流的燃油由原来的湍流状态控制为层流状态,这样可以基本消除流体噪音,从而明显降低了油泵总成工作时的整体声压级,改善了乘坐者的主观感受。
以上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该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其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导流件的结构、导流孔的数量和形状等做出的等效置换和改进,均应视为在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技术范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48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冷却塔风机
- 下一篇:一种孔密封式机体水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