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窗贴用防雾聚酯基膜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24339.4 | 申请日: | 201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94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明;董兴广;张玲;周慧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维薄膜(山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18 | 分类号: | B32B27/18;B32B27/36;B60J1/20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赵玉峰 |
地址: | 261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窗贴用防雾 聚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聚酯基膜,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窗贴用防雾聚酯基膜。
背景技术
聚酯基膜因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光学性能、耐热耐寒性等,广泛应用于工业诸多领域。其中,用于汽车玻璃贴膜的聚酯基膜,对光学性能尤其是透明度和透光率要求特别高。但是普通的聚酯基膜在汽车内外温湿差较大时,在玻璃内层容易有水汽聚集,明显影响视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透明度高、透光率好、表面光泽度高、防雾性能好的汽车窗贴用防雾聚酯基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汽车窗贴用防雾聚酯基膜,包括聚酯层,共挤复合于所述聚酯层两表面上的无机颗粒聚酯上表层和无机颗粒聚酯下表层,所述无机颗粒聚酯下表层上涂布有改性聚酯防雾层。
所述无机颗粒聚酯层是添加有无机添加剂颗粒的聚酯共聚物层。
所述聚酯基膜的厚度为12~36um,所述无机颗粒聚酯上表层和无机颗粒聚酯下表层的厚度分别为2~4um,所述防雾层的厚度为0.01~0.6um。
所述无机颗粒为5~20nm的无机物颗粒。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聚酯基膜包含聚酯层和无机颗粒聚酯表层,而且在无机颗粒聚酯下表层上涂布有改性聚酯防雾层,由于聚酯层本身的透光率、透明度非常高,而上表层和下表层为无机颗粒聚酯层,是添加有无机添加剂颗粒的聚酯共聚物层,且无机添加剂颗粒粒径只有5~20nm,当光照射在聚酯基膜的上表层或下表层时,光波就会绕开微小的无机添加剂颗粒而直接穿过聚酯基膜,由于防雾层为改性聚酯,不仅环保,而且透光率非常好,并且涂布之后薄膜表面粗糙度变小,因此聚酯基膜的光散射较小,在防雾的同时,提高了聚酯基膜的透光率、透明度和光泽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其透明度大于98%,透光率大于90%,雾度为1.5~2.3%,保证了汽车窗贴膜的使用要求,在汽车内外温湿差较大时,不存在水汽聚集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聚酯层;2. 无机颗粒聚酯上表层;3. 无机颗粒聚酯下表层;4. 改性聚酯防雾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汽车窗贴用防雾聚酯基膜,包括聚酯层1,共挤复合于所述聚酯层1两表面上的无机颗粒聚酯上表层2和无机颗粒聚酯下表层3,所述无机颗粒聚酯下表层3上涂布有改性聚酯防雾层4。
所述聚酯基膜的厚度为12~36um,所述无机颗粒聚酯上表层2和无机颗粒聚酯下表层3的厚度分别为2~4um,所述防雾层4的厚度为0.01~0.6um。
所述无机颗粒为5~20nm的无机物颗粒。
实施例 1
汽车窗贴用防雾聚酯基膜,厚度为18um,包括聚酯层1,共挤复合于聚酯层1两表面上的无机颗粒聚酯上表层2和无机颗粒聚酯下表层3,所述无机颗粒聚酯下表层3上涂布有改性聚酯防雾层4,其中无机颗粒聚酯上表层2和无机颗粒聚酯下表层3的厚度分别为2um,所述防雾层4的厚度为0.2um,所述无机颗粒聚酯层中添加的无机颗粒粒径为8nm。
实施例 2
汽车窗贴用防雾聚酯基膜,厚度为25um,包括聚酯层1,共挤复合于聚酯层1两表面上的无机颗粒聚酯上表层2和无机颗粒聚酯下表层3,所述无机颗粒聚酯下表层3上涂布有改性聚酯防雾层4,其中无机颗粒聚酯上表层2和无机颗粒聚酯下表层3的厚度分别为3um,所述防雾层4的厚度为0.4um,所述无机颗粒聚酯层中的无机颗粒粒径为12nm。
实施例 3
汽车窗贴用防雾聚酯基膜,厚度为35um,包括聚酯层1,共挤复合于聚酯层1两表面上的无机颗粒聚酯上表层2和无机颗粒聚酯下表层3,所述无机颗粒聚酯下表层3上涂布有改性聚酯防雾层4,其中无机颗粒聚酯上表层2和无机颗粒聚酯下表层3的厚度分别为4um,所述防雾层4的厚度为0.6um,所述无机颗粒聚酯层中的无机颗粒粒径为15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维薄膜(山东)有限公司,未经富维薄膜(山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43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外加热滚轮装置
- 下一篇:一种60%透光率单向透视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