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弧锥两用电缆除冰锤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24132.7 | 申请日: | 201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6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粟和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G7/16 | 分类号: | H02G7/16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舒启龙 |
地址: | 61007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用 电缆 除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除去架空电力线路覆冰的器具,特别是人工或机械式电缆除冰器具。
背景技术
为使力量集中,普通榔头和钉锤都是采用端头打击方式,尽管也可横向使用,但受力也是平直型。在电网中,当普遍为圆形的传输电缆线结冰时,无论是人工还是机械操作破冰,因敲击面窄,效果都不佳,故工作进度缓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除冰效果好的弧锥两用电缆除冰锤。
本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弧锥两用电缆除冰锤,锤体由一个竖直段和一个弧形段组成,且锤体的横截面均为正方形,弧形段的内边夹角为半圆周角,该半圆周角的直径大于电缆的直径,竖直段的顶部固定有多个圆锥体,手握柄固定在弧形锤的竖直段上。
上述弧形锤的竖直段的顶部的圆锥体为4个。
上述手握把的后部设有螺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针对电缆除冰所用的现有主要工具(如打击锤)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专项改进探索,最后定型和制作出了人工和机械所用的弧形锤。投入试用后,由原切线打击点增加到圆周打击面,由此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施工周期,对提前送电,减少人工劳动负荷和提高安全性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新型具有独到的结构特点,在电缆除冰操作中方便实用,除冰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的立体图。
图2、图3、图4分别是本新型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4,锤体由一个竖直段和一个弧形段组成,且锤体的横截面均为正方形,弧形段的内边夹角为半圆周角,该半圆周角的直径大于电缆的直径,竖直段的顶部固定有多个圆锥体,手握柄固定在弧形锤的竖直段上。
基本锤形采用带弧形状,与电缆圆周相接近,这样可以从普通锤只能做切线点打击增大到接近半圆周的打击面,对于电缆上的覆冰,便会大幅度被击碎下落,这就是进度提高的原因。
图1、图2中的竖直段(即方体段)顶部固定有多个圆锥体3。锤体2的竖直段(参见图1)的顶部的圆锥体为4个。
方体段顶部的圆锥体,在冰层特厚特硬时,用其击打,因力量像敲打钉子一样集中,所以效果更好。
对于人工除冰,在保留基本弧形锤的同时,将另一头从单锥扩大设计为四锥,这样即有集中打击力度的优点,又增加打击面,并可改变角度,敲击方式更多,实用效果更好。
图1、图2中,弧形段(即斜向段)的内边夹角的内弧直径为6cm,外弧直径是9cm,即锤弧厚度3cm,锤高为6cm;锤中心是5×5×5cm3的正方体,直径3cm、长30cm的手握柄固定在中心位置;四个圆柱体高4cm、圆锥体高2cm,同底直径2cm。这样,锤的上下部都可发挥击冰作用。
手握柄可采用金属锤柄,凹形部分为人工手握处,手握柄1后部加工有螺纹,以便与机电破冰装置连接为摆臂,形成机械打击手所设置。采用四个锥形体,在对厚、硬冰层时使用,有特殊效果。弧形锤基本上包围但略大于电缆线(故弧径随线径调整),是当电缆结冰时,砸下正好比较饱满的接触和打击冰层,较普通铁锤效果更佳。在高空作业,时间越短越好,这样的除冰锤便起到了加快速度,缩短时间,提高安全性能的作用,所以,受到了现场使用者的欢迎和支持。
本新型专用弧形锤可以锻打制作或开模铸造制作,我们选用的是后者,以利规范化和规模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四川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41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通流电源模块浪涌保护器
- 下一篇:便携式绝缘操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