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锤式破碎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22780.9 | 申请日: | 201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875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永 |
主分类号: | B02C13/04 | 分类号: | B02C13/04;B02C13/28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31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破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山机械领域,具体的说是新型锤式破碎机。
背景技术
通过我们对市场的调查和相关技术文献的查阅,了解到目前我国使用的各种锤式破碎机(以下简称破碎机)的结构,主要由上机壳、下机壳、转子、衬板、筛条等部分组成。破碎机的衬板全部安装在上机壳。
破碎机工作时,转子(主要由带轮、主轴、转子盘、锤头、锤轴、以及轴承座等零件组成)由动力部分通过带轮带动而进行高速旋转、从而带动铰连在转子上的锤头一起旋转,对进入破碎机的矿料进行打击,受到打击的矿料撞向衬板而后反弹,由锤头再次进行打击,如此受到反复打击而粒度减小的矿料逐渐进入破碎机的下机壳。在破碎机的下机壳,由筛条组成一个封闭的破碎腔,各个筛条间留有一定的间隙,当矿料进入这个封闭的破碎腔时,大于筛条间隙的矿料继续由锤头进行打击、研磨,直至小于筛条间隙后排出。通过改变筛条的间隙,可以调整矿料的出料粒度。
这种结构的不足之处有以下四个方面:
1:由于筛条和矿粒的阻挡,致使许多小于筛条间隙的矿料不能及时排出,增加了锤头对矿料的不必要打击,加剧了锤头的磨损消耗,减小了破碎机的处理能力。
2:当矿料含有粘度较大的成分时,容易造成筛缝的堵塞。
3:当破碎机进入铁块等难破物料时,引起锤头及筛条的损坏。
4:筛条间隙调整不够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易堵塞,使用寿命长的新型锤式破碎机。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新型锤式破碎机,主要由:上机壳、下机壳、转子、转子盘、锤头、衬板、调节丝杠及衬板组件组成,其特征在于:取消原有破碎机下机壳筛条而改为衬板组件,所述的衬板组件设置在下机壳后部的内壁,与固定在上机壳内壁的衬板形成一个开放的破碎腔;所述的转子安装在上机壳与下机壳结合位置的中心处。
为了更有效而方便地控制破碎机出料粒度,上述的所述的衬板组件为设置在下机壳后部的内壁的活动衬板组件,所述的活动衬板组件与调节丝杠铰接。
为有效地保护锤头,延长破碎机使用寿命,所述的转子盘固定安装在转子上,其上圆周方向均匀铰接有4个或4个以上的锤头。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由于形成的是一个开放的破碎腔,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堵塞,由于锤头采用铰接方式,其在工作时与矿料的接触由刚性接触,变成软接触有效的保护了锤头,故延长了使用寿命。采用活动衬板组件通过调整衬板与锤头的间隙,有效而方便地控制破碎机出料粒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式衬板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
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其显示了新型锤式破碎机,主要由:上机壳1、下机壳2、转子3、转子盘4、锤头5、衬板6、调节丝杠7及衬板组件8组成,其特征在于:取消现有技术中破碎机下机壳筛条而改为能够摆动的 活动衬板组件8或固定衬板组件9;所述的转子3安装在上机壳1与下机壳2结合位置的中心处;所述的转子盘4固定安装在转子3上,其上圆周方向均匀铰接有4个或4个以上的锤头5;所述的衬板6固定在上机壳1的内壁;所述的活动衬板组件8或固定衬板组件9设置在下机壳2后部的内壁,与固定在上机壳1内壁的衬板6形成一个开放的破碎腔;所述的衬板组件为设置在下机壳2后部的内壁的活动衬板组件8,所述的活动衬板组件8与调节丝杠7铰接。
以活动衬板组件为例:
本实用新型取消原有破碎机下机壳2筛条的安装,改为一个可以使衬板在一定范围内摆动的活动衬板组件8,该组合安装在破碎机下机壳2的后部,与上机壳1内的衬板6一起,组成了破碎机的开放破碎腔。当调节丝杠7逆时针转动时,活动衬板组件8与锤头5的间隙减小,破碎机出料粒度减小;反之,间隙增大破碎机出料粒度增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改进,均应归于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永,未经张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27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