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10千伏F型封闭式变压器绝缘护罩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22129.1 | 申请日: | 201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3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林溶钢;林良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溶钢 |
主分类号: | H01F27/00 | 分类号: | H01F27/00;H01F27/29;H01F27/4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王官明 |
地址: | 318020 浙江省台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10 千伏 封闭式 变压器 绝缘 护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10千伏F型封闭式变压器绝缘护罩,主要是供电部门用于工厂、农村等配电变压器和避雷器上,防止发生人身触电事故。
背景技术
10KV配电变压器是供电部门对工矿企业和农村供电而建立,为了防止变压器遭受雷击,在变压器的横担上安装避雷器,避雷器的一头连接跌落熔丝具,避雷器的另一头连接变压器,但是,现有技术高压导线与变压器和避雷器的高压接头处完全裸露在外或者部分裸露在外,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使变压器和避雷器之间的高压接头不裸露,防止触电事故发生,有效保护的10千伏F型封闭式变压器绝缘护罩。
本实用新型10千伏F型封闭式变压器绝缘护罩的技术方案是: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器接线罩体和避雷器接线罩体,变压器接线罩体中安装变压器接线端子,避雷器接线罩体中安装避雷器接线端子,变压器接线端子与避雷器接线端子之间经导线相连接,在变压器接线端子上焊接金属接管,金属接管连接高压输入线,高压输入线连接变压器跌落熔丝具。
本实用新型的10千伏F型封闭式变压器绝缘护罩,使用时,将变压器接线罩体套在变压器的高压接线端,避雷器接线罩体套在避雷器的高压接线端,高压输入线连接变压器横担上的跌落熔丝具,变压器接线罩体和避雷器接线罩体完全将变压器和避雷器上的高压接线端密封住,使接线端金属不裸露,有效防止人身触电事故发生,保护电气设备的安全,提高安全用电可靠性,消除事故隐患。也减少已有技术的六个压接头及故障隐患,安装非常方便,省工省时。
本实用新型的10千伏F型封闭式变压器绝缘护罩,所述的变压器接线罩体与导线和高压输入线外分别安有密封套,有了密封套,绝缘效果好,导线和高压输入线密封安全、可靠。所述的变压器接线端子和避雷器接线端子中各自制有连接孔,由连接孔连接变压器和避雷器的高压接线端连接方便。所述的金属接管为铝材料或者铜材料所制成,一般采用铝材料制成,铝材料重量轻。所述的导线可以是铝导线或者铜导线。所述的变压器接线罩体和避雷器接线罩体的口部各自制有喇叭口,喇叭口完全套在变压器和避雷器的高压接线端外,使变压器和避雷器的高压接线端不外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10千伏F型封闭式变压器绝缘护罩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10千伏F型封闭式变压器绝缘护罩,如图1所示,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器接线罩体1和避雷器接线罩体2,变压器接线罩体1中安装变压器接线端子3,避雷器接线罩体2中安装避雷器接线端子4,变压器接线端子3与避雷器接线端子4之间经导线5相连接,在变压器接线端子3上焊接金属接管6,金属接管6连接高压输入线7,高压输入线7连接变压器跌落熔丝具。使用时,将变压器接线罩体1套在变压器的高压接线端,避雷器接线罩体2套在避雷器的高压接线端,高压输入线7连接变压器横担上的跌落熔丝具,变压器接线罩体1和避雷器接线罩体2完全将变压器和避雷器上的高压接线端密封住,使接线端金属不裸露,有效防止人身触电事故发生,保护电气设备的安全,提高安全用电可靠性,消除事故隐患。也减少已有技术的六个压接头及故障隐患,安装非常方便,省工省时。所述的变压器接线罩体1与导线5和高压输入线7外分别安有密封套10,有了密封套,绝缘效果好,导线和高压输入线密封安全、可靠。所述的变压器接线端子3和避雷器接线端子4中各自制有连接孔8,由连接孔连接变压器和避雷器的高压接线端连接方便。所述的金属接管6为铝材料或者铜材料所制成,一般采用铝材料制成,铝材料重量轻。所述的导线5可以是铝导线或者铜导线。所述的变压器接线罩体1和避雷器接线罩体2的口部各自制有喇叭口9,喇叭口完全套在变压器和避雷器的高压接线端外,使变压器和避雷器的高压接线端不外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溶钢,未经林溶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21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