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合于注塑制品自动装箱系统的包装吸嗦盘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21912.6 | 申请日: | 201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3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陈世昌;宋保国;喻道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钜升塑胶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19/24 | 分类号: | B65D19/24;B65D19/38;B65D19/4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72 | 代理人: | 杨正坤 |
地址: | 52385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合于 注塑 制品 自动 装箱 系统 包装 吸嗦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注塑车间自动装箱系统存放、装载产品的吸嗦盘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合于注塑制品自动装箱系统的包装吸嗦盘。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一种吸嗦盘属于非标准吸嗦盘,是由聚丙烯材料(PP料)注塑成型的。由这种材料注塑成型的非标准吸嗦盘由于不耐高温而造成的烘烤变形以及因硬度不够而导致的与机械手配合时无法将吸嗦盘取放在指定位置;制造这种吸嗦盘选用的材料性能不强,其外购周期较长,外购成本较高,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麻烦;当其破损后回收利用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同时在产品包装过程中,包装效率较低;在产品防护及运输过程中,包装成本较高,从而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了使自动装箱得到正常运转,并加以产业化,保障自动装箱系统的无人化管理,人们迫切希望一种适合于注塑制品自动装箱系统的包装吸嗦盘问世,以便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使一些水口料得到充分的再利用,保障自动装箱系统的无人化管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一种非标准吸嗦盘由于不耐高温而造成的烘烤变形以及因硬度不够而导致的与机械手配合时无法将吸嗦盘取放在指定位置的缺陷,满足人们的愿望和吸嗦盘的市场需求,提供一种适合于注塑制品自动装箱系统的包装吸嗦盘,使用这种吸嗦盘,能使自动装箱得到正常运转,并加以产业化,保障自动装箱系统的无人化管理;从而使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使一些水口料得到充分的再利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合于注塑制品自动装箱系统的包装吸嗦盘,包括盘主体,在盘主体的下表面设计有多个底脚,该吸嗦盘还包括多块纵隔板和至少一块横隔板,设计在盘主体内的多块纵隔板和至少一块横隔板与盘主体及多个底脚通过注塑方式整体成型为一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纵隔板与横隔板相交的夹角为90度。
纵隔板上部呈凹形。
制造盘主体、纵隔板、横隔板和底脚选用的材料是ABS、ABS/PC或混淆三次以上的水口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制造本实用新型选用的材料是ABS、ABS/PC或混淆三次以上的水口料,ABS树脂(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ABS是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的首字母缩写)是一种强度高、耐腐蚀、耐高温、韧性好、易于加工成型的热塑型高分子材料,ABS/PC是丙烯睛-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碳酸酯的缩写,所以,这种吸嗦盘能够耐70℃~100℃温度,在后续工序烘烤时不会产生变形或烧焦。2、其材质硬度适中,解决了以往因材料不耐高温而造成的烘烤变形以及因硬度不够而导致的与机械手配合时无法将吸嗦盘取放在指定位置等问题,使其真正达到无人化管理。3、这种吸塑盘的使用可使企业在生产效率以及生产成本上都得到明显改善,从而使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4、由于其材质因素,可以使企业的一些水口料得到充分的再利用,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5、由于其材质关系,而使它在清洁方面也极其方便,就算破损时仍能回收再使用,在加入色粉时更方便进行月份、标示管理,以及行产品生产和品质状态的识别。6、吸嗦盘的尺寸可根据所装载的产品以及自动装箱系统的要求进行制作,可对多个产品进行综合考虑,以达到能通用效果,该吸嗦盘能通用于多种手机外壳的存放与运输过程,便于统一管理,更好的满足自动装箱系统所需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箭头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盘主体;2、横隔板;3、纵隔板;4、底脚。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钜升塑胶电子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钜升塑胶电子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19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车身部分对其它车身部分的支撑装置
- 下一篇:冰箱立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