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力发电机叶片安装用揽风牵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21701.2 | 申请日: | 201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97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仝茂祥;徐惠;王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19/00 | 分类号: | B66F19/00;B66D1/60;F03D11/00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奚志鹏 |
地址: | 24306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力发电机 叶片 安装 用揽风 牵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牵引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安装用的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风能是重要的清洁可再生能源,近年来,风电场的建设发展迅速,风力发电机组在安装过程中常会遇到吊装失衡问题:如在进行风力发电机叶片吊装时,由于风力发电机叶片的质量重心不是中心对称,起吊至半空时受风力影响,会发生摆动,极易碰擦已安装就位的塔筒,也可能碰撞吊车臂杆,造成风力发电机设备和吊装设备的损坏甚至人员伤害。
目前常规的施工方法是在叶片根部外侧挂上一条150~200m长的绳索做为揽风绳,吊装过程中,地面上的作业人员牵拉揽风绳按照吊装指挥人员的指令,与吊车配合调整叶片的方向和位置,防止碰坏叶片,但人工拉揽风绳控制力有限,在吊装过程中如果突然遭受大于10m/s以上强风、疾风时往往会因为人力不足失控,经常出现揽风绳和人一起被风拉走,造成风力发电机设备碰坏甚至报废,严重时威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叶片安装用揽风牵引装置,不仅使用方便,牵引稳定牢固,而且控制力矩大,抗风载能力强,工效高,施工成本低,有效地提高风力发电机叶片和机舱安装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叶片安装用揽风牵引装置,包括行走装置以及转向装置、制动装置、液压装置和照明装置,该行走装置由1吨或3吨自卸(翻斗)汽车拆除翻斗和液压油顶(翻斗油顶)后改装而成,该行走装置以柴油发动机为动力,具有自卸汽车原有的驾驶室和由大梁、前桥、后桥组成的底盘,转向装置、制动装置、液压装置和照明装置也是自卸汽车原有的;其特征是:在底盘大梁上安装框架结构的机架,在此机架上安装卷扬机,该机架主要由左右主纵梁和前、中、后横梁组焊而成,在后横梁和中横梁上用螺栓安装减速器,并使此减速器的输入轴后置而输出轴前置,且此输出轴位于中横梁的中部,该减速器的输入轴连接安装液压马达,即减速器的输入轴与液压马达的输出端连接,以驱动卷扬机负载运动,液压马达的进出油管与液压装置中的液压泵对应连接,液压马达的压力能是通过安装在与柴油发动机相连的变速箱上的液压泵实现的,液压泵的供油或卸荷是通过司机操作驾驶室内的取力转换装置实现的,在机架的前横梁的中部安装轴承座,在轴承座中用轴承安装前主轴,在位于同一轴向中心线上的减速器的输出轴上和前主轴上固定安装卷扬机的滚筒,这样,柴油机驱动液压泵,液压泵驱动液压马达,液压马达驱动减速器并带动滚筒作正反旋转而进行卷扬升降动作;在底盘大梁右侧的横梁底部呈前后对称地分别焊装带孔的双耳铰接板,在各双耳铰接板上分别用销轴铰接安装液压支腿,该液压支腿主要由液压油缸和支腿杆组成,支腿杆与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制成一体,在各支腿杆的下端焊装底板,而各液压油缸缸筒的顶部则与双耳铰接板相铰接,各液压油缸的进出油管与液压装置中的双向锁紧回路和控制装置相对应连接;在卷扬机的滚筒上缠绕钢丝绳,该钢丝绳的引出端与双孔吊环上的下孔相连接,而在双孔吊环上的上孔连接麻绳或尼龙绳,该麻绳或尼龙绳的另一端则与风力发电机的叶片相连接,形成一根整体的揽风牵引绳。
工作时,随着起重机起吊风力发电机的叶片,司机驾驶本揽风牵引装置作前进或倒退的同时,通过手柄操作卷扬机作正反旋转以收放揽风牵引绳,当确定好牵引角度后,开始驻车并将液压支腿伸出与地面接触固定,以增加本风力发电机叶片安装用揽风牵引装置的牵引和抗载能力,叶片的吊装可靠安全,工效高。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风力发电机叶片安装用揽风牵引装置,结构合理,使用安全可靠,不仅牵引稳定牢固,而且控制力矩大,抗风载能力强,工效高,施工成本低,有效地提高了风力发电机叶片和机舱安装的质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风力发电机叶片安装用揽风牵引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风力发电机叶片安装用揽风牵引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件5、6、20:卷扬机、机架、液压马达的左视带局部剖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图1中件3:双孔吊环的主视示意图。
图1-图4中:1、风叶 2、麻绳 3、双孔吊环 4、钢丝绳 5、卷扬机 6、机架 7、液压支腿 8、大梁 9、前桥 10、后桥 11、驾驶室 12、减速器 13、轴承座 14、前主轴 15、滚筒 16、双耳铰接板 17、液压油缸 18、支腿杆 19、底板 20、液压马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17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