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气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21038.6 | 申请日: | 201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4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喻孔明;田立浩;孙山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潍坊鸢都专利事务所 37215 | 代理人: | 王庆德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气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气分离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油气分离器主要采用两级式进行油气分离。其包括呈筒状的外壳体,外壳体的上部设有混合气进口,下部设有废气出口,外壳体内自上而下设置有离心加速器及滤网。这种结构的油气分离器的缺点在于:由于自混合气进口进入的混合气有压力,且混合气主要由滤网过滤,滤网在过滤时易发生堵塞,阻塞后会增大阻力导致机油倒吸,使得下部的出气口喷机油,故下层滤网须频繁清理或更换,增加了维护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易发生堵塞的油气分离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提供的油气分离器包括设有混合气进口和废气出口的外壳体,其结构特点是:混合气进口设置在外壳体下部,废气出口设置在外壳体的顶部,外壳体的内腔下部固装有交错间隔设置的多块挡板,多块挡板将外壳体内腔间隔成曲折向上的通道,外壳体的内腔上部安装有滤网。
所述外壳体呈筒状且由上、下两段组成,下段外壳体的直径小于上段外壳体的直径,所述挡板安装在下段外壳体中,滤网安装在上段外壳体中。
所述上段外壳体的内腔壁上设有内凸的环凸台,所述滤网安装在环凸台上。
采用上述结构后,混合气自混合气进口进入外壳体内腔,带有压力的混合气冲击在挡板上,油会碰散到挡板上,废气经过曲折的通道向上排,再经过滤网进行二级过滤,油气分离后废气从废气出口排出。由于在一级分离时,混合气是经由挡板形成的通道过滤,再经滤网过滤,因而降低了滤网堵塞的风险,减小了混合气通过外壳体内腔时的内部阻力,能延长清理或更换滤网的时间间隔,降低维护成本。
由于下段外壳体的直径比上段外壳体的直径小,因而混合气自通道上升后会进入上段外壳体的空腔中,该空腔中的大空间有利于减小内部阻力,进一步降低滤网堵塞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油气分离器,其包括呈筒状的外壳体1,外壳体1由不等径的上、下两段组成,下段外壳体12的直径小于上段外壳体11的直径,下段外壳体12的下部设有混合气进口4、底部设有回油口5,上段外壳体11的顶部设有废气出口6,下段外壳体12的内腔下部固装有交错间隔设置的多块挡板3,挡板3可由薄的不锈钢条或塑料薄片制成,最底部的挡板3位于混合气进口4的上方,多块挡板3将外壳体内腔间隔成曲折向上的通道7,通道7呈迷宫状,上段外壳体11的内腔壁上设有内凸的环凸台8,环凸台8上安装有滤网2,滤网2的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为方便清理或更换滤网2,上段外壳体11由螺接在一起的上、下两部分组成,上述环凸台8位于上段外壳体11的中下部,打开上段外壳体11的上部分即可取出滤网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10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气体中二氧化氮的净化装置
- 下一篇: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