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激光墨线仪的激光管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20329.3 | 申请日: | 201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1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袁建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莱卡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15/00 | 分类号: | G01C15/00;H01S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1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墨线 激光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仪器,特别涉及一种激光墨线仪的激光管。
背景技术
测量仪器是建筑装饰行业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传统的定位测量工具是墨线盒,但墨线盒的使用存在易受污染、墨线吸墨不均导致的弹线不全、需要手动回收墨线而费时费力以及测量误差大等缺陷而不能满足目前人们的需要,随着科技的进步,激光墨线仪已经开始为建筑装饰行业的企业所接受并使用。
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激光墨线仪主要由带有多个不同角度激光管的摆体、摆体支撑架以及基座组成,其中摆体上设置有多个不同角度的激光管。激光管在装配到摆体上后,需要进行调整使激光管发射出的束线呈符合要求的状态直线并相互垂直。参考附图1及2,现有激光墨线仪的摆体上装配的激光管11仅设置有一个柱面镜12,当激光管11发射的激光束21照射在柱面镜12上时,通过柱面镜12的折射作用即可在投射面22上投射出投射直线23;每个激光管只能投射出一条水平或垂直的直线,因此为了获得几条水平或垂直的激光墨线,就需要在摆体上装配几个激光管,需要激光墨线仪的体积相对较大,且装配成本较高,不利于仪器的小型化发展。
因此,如何在获得相同数量激光墨线的前提下减少激光管的数量,减小激光墨线仪的体积并降低装配成本,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激光墨线仪的激光管,同一个激光管可以同时投射出相互垂直的两条光线,减少了激光管的装配数量,简化了摆体的结构,为仪器的小型化打下基础。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激光墨线仪的激光管,所述激光墨线仪包括摆体、摆体支撑架、以及用于承载所述摆体支撑架的基座,所述摆体上装配有激光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管的激光发射口设置有分光镜,所述分光镜前端设置有两个相互垂直的柱面镜。
优选的,所述柱面镜分别为水平线柱面镜及垂直线柱面镜;所述水平线柱面镜垂直安置在激光管上,所述垂直线柱面镜水平安置在激光管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激光墨线仪的激光管,在激光管的激光发射口设置有分光镜,分光镜前端设置有两个相互垂直的柱面镜,其中水平线柱面镜垂直安装在激光管上,垂直线柱面镜水平安装在激光管上。激光墨线仪工作时,激光管发射的激光束照射在分光镜上,光线分成两束激光分别照射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柱面镜上,通过水平线柱面镜的投射作用可以在投射面上投射出水平光线,通过垂直线柱面镜的投射作用可以在投射面上投射出垂直光线。由于同一个激光管可以同时投射出两条相互垂直的光线,可以减少摆体上激光管的装配数量,简化了摆体的结构,为仪器的小型化打下了基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现有技术中激光墨线仪的激光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激光管的激光束柱面镜投射成线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激光墨线仪的激光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激光墨线仪的激光管,实现了同一个激光管同时投射出两条相互垂直的光线,减少了摆体上激光管的装配数量,简化了摆体的结构。
根据图3,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激光墨线仪的激光管11′,在激光管11′的激光发射口处设置有分光镜(图中未示出),在激光管的分光镜前端设置有两个相互垂直的柱面镜,分别为水平安装的垂直线柱面镜31及垂直安装的水平线柱面镜32。工作时,激光发射口发射出的激光束21经过分光镜分成两条激光束,两条激光束分别照射在垂直线柱面镜31及水平线柱面镜32上;激光束经过垂直线柱面镜31的折射作用在投射面上投射出垂直方向的投射直线,激光束经过水平线柱面镜32的折射作用在投射面上投射出水平方向的投射直线。
相比现有技术的激光管,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激光墨线仪的激光管由于设置了分光镜及相互垂直的两个柱面镜,因此,同一个激光管可以同时在投射面上投射出两条相互垂直的投射直线,在获得相同数量投射直线的基础上,减少了摆体上的激光管装配数量,降低了装配成本,简化了摆体的结构并节省了空间,为仪器的小型化发展打下基础。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莱卡仪器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莱卡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03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温室臭氧管网排放装置
- 下一篇:工程机械仪表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