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19834.6 | 申请日: | 201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2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崔军;郑永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3/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包括绝缘外皮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于2000年8月9日公告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第99239448.1号公开了一种具有绝缘外皮的电连接器,其包括固持有端子的绝缘体、遮蔽于绝缘体外侧的金属壳体及包附于金属壳体外侧的绝缘外皮。所述绝缘外皮是单独成型后组装于金属壳体外侧,因此该绝缘外皮与金属壳体的固持力较小,两者之间存在缝隙,细小的颗粒可能通过该缝隙进入绝缘外皮内部从而影响电连接器的电气性能。
因此,有必要对上述电连接器作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增加绝缘外皮与金属壳体固持力的电连接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上的端子、遮覆于绝缘本体外侧的金属壳体及以披覆模注方式覆盖在金属壳体上的绝缘外皮,所述金属壳体设有埋置于绝缘外皮内的抓持部,该抓持部具有与金属壳体层叠的平板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壳体包括组装在一起的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的后部相扣合,所述平板部位于第二壳体上且向前凸伸形成悬臂,该悬臂与第一壳体之间形成填充绝缘外皮的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侧壁,所述平板部平行于第一壳体的第一侧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壳体的后端及第二壳体的后端均设有用以束缚线缆的尾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侧壁、分别自第一侧壁弯折延伸的第二侧壁及第三侧壁,所述第二壳体夹持于第二侧壁及第三侧壁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壳体包括连接第二侧壁及第三侧壁的第四侧壁,该第四侧壁设有卡扣槽,第二壳体设有插置于卡扣槽内的卡扣凸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金属壳体设有埋置于绝缘外皮的抓持部,抓持部具有与金属壳体层叠的平板部,该平板部增加了与绝缘外皮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两者的固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金属壳体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金属壳体的组合图;
图5是沿图1所示A-A线剖视图;
图6是图5所示圆圈内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1、固持于绝缘本体1上的端子2、遮覆于绝缘本体1外侧的金属壳体及以披覆模铸方式覆盖在金属壳体上的绝缘外皮3,电连接器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与端子2电性连接的线缆4。所述金属壳体包括第一壳体5及第二壳体6。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绝缘本体1设有数个容置槽11,端子2固持于该等容置槽11内而用于传输电信号。绝缘本体1、端子2可以分别成型后组装在一起,也可以一体注塑成型。
请参阅图2、图3及图4所示,第一壳体5包括第一侧壁51,分别自第一侧壁51两侧弯折延伸的第二侧壁52、第三侧壁53,以及连接第二侧壁52及第三侧壁53的第四侧壁54。该第四侧壁54与第一侧壁51相对且大致平行,第二侧壁52与第三侧壁53相对且大致平行,该四个侧壁之间形成一个收容空间50,固持有端子2的绝缘本体1收容于该收容空间50中以与对接连接器插接。请参阅图3,第一侧壁51较短,因此第一侧壁51的后侧形成一缺口55;第四侧壁54的后部两侧分别设有一卡扣槽540及向后凸伸的用以束缚线缆的尾部541。第二壳体6包括一主体部61及自主体部61向后延伸的用以束缚线缆的尾部62,该第二壳体6的尾部大致呈弧形,可以收容线缆。主体部61的两侧分别向下弯折延伸有翼部63及位于翼部63后侧的卡扣凸部64。主体部61的前端设有抓持部65,该抓持部65具有与主体部61大致平行的平板部651,该平板部651继续向前凸伸形成一悬臂652,该悬臂652与平板部651在同一平面内,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悬臂652与平板部651也可以不在同一平面内,只要相高于主体部61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98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