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物给料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19553.0 | 申请日: | 201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02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梁殿印;刘永振;冉红想;史佩伟;张振权;王晓明;尚红亮;魏红港;王芝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矿机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B65D88/54 | 分类号: | B65D88/54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 11028 | 代理人: | 李子健;李迎春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给料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细粒矿物给料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上的细粒矿物干式给料装置,一种是将物料给在振动给料器上,然后再通过控制振动给料器的振动频率来调节给料量,即振动频率高时给料量大,反之则给料量小;另一种是在给料斗的下部开口处直接连接一个放矿板,通过控制放矿板的插入量来控制放矿量的大小,这种结构在给料斗底部物料堆积比较密实,容易造成给矿料斗的堵塞。本实用新型利用矿粒自身的重力来给料,通过控制放料板和挡条的间隙不仅能均匀给料而且还能控制给料量的大小,且不易造成给料斗的堵塞,与传统给料方式相比,结构简单,减少设备购置费用,节能环保低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细粒矿物给料装置。
上述目的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的:
一种矿物给料装置,其包括给料斗(1),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料装置还包括放矿板(2)、挡条(3)、底板(13)和斜板(12),所述放矿板(2)设置在所述给料斗(1)的出料口处并通过轴(9)连接在所述给料斗(1)的两侧,所述挡条(3)安装在所述给料斗(1)的出口位置的底板上,所述给料斗(1)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可往复调节的连杆机构(4),所述可往复调节的连杆机构(4)和所述轴连接,所述放矿板与所述底板形成物料空间。
根据上述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矿板(2)为折板。
根据上述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矿板(2)为角铁。
根据上述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料斗(1)下部的出料口底板上开有长孔,螺栓通过此长孔将所述挡条(3)和所述给料斗(1)的底板(13)相连接。
根据上述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往复调节的连杆机构(4)由销轴(7)、旋钮(6)、可调节螺钉(8)、调节板(5)、弹簧(10)构成,所述销轴(7)安装在所述给料斗(1)的两侧,所述旋钮(6)安装在所述可调节螺钉(8)的顶部,所述可调节螺钉(8)与所述旋钮(6)连接,所述弹簧(10)一端连接在调节板(5),另一端固定弹簧挂钩(11)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给料装置的给料斗的底板和放矿板之间形成一个小空间,物料通过给料斗进入此空间内,由于物料堆积有一定的角度,物料不能充满此空间,这个空间内物料较少,松散性较好,避免了给料斗的堵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矿物给料装置,其包括给料斗1、放矿板2、挡条3、底板13和斜板12,放矿板2设置在给料斗1的出料口处并通过轴9连接在给料斗1的两侧,挡条3安装在给料斗1的出口位置的底板上,给料斗1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可往复调节的连杆机构4,可往复调节的连杆机构4和轴9连接,放矿板2与底板形成物料空间。放矿板2为折板,优选地,可以是角铁。给料斗1下部的出料口底板上开有长孔,螺栓通过此长孔将挡条3和所述给料斗1的底板连接。挡条3可沿长孔方向移动,确保初始位置放矿板2与挡条3不存在间隙,便于安装。
可往复调节的连杆机构4由销轴7、旋钮6、可调节螺钉8、调节板5、弹簧10构成,销轴7安装在给料斗1的两侧,旋钮6安装在所述可调节螺钉8的顶部,调节板5的一端连接在轴9上,另一端与可调节螺钉8与旋钮6相对的一端连接,弹簧10一端连接在调节板5上,另一端固定弹簧挂钩11上,弹簧挂钩11固定在给料斗1的侧面下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旋钮6进而控制放矿板2和挡条3缝隙的大小,达到自由控制出料口出料量的目的。
参见图3,给料斗1的底板13和放矿板2之间形成一个小空间,物料通过给料斗进入此空间内,由于物料堆积有一定的角度,物料不能充满此空间,这个空间内物料较少,松散性较好,避免了给料斗的堵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矿机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未经北矿机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矿冶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95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