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容量四通换向阀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19366.2 | 申请日: | 201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63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新三荣制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27/06 | 分类号: | F16K27/06;F16K11/08;F16C33/10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33206 | 代理人: | 戴晓翔 |
地址: | 312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量 四通 换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制冷系统中改变制冷工质流向的阀,尤其与一种大容量四通换向阀有关。
背景技术
大容量四通换向阀一般应用于热泵型空调中。通常的大容量大容量四通换向阀由导阀和主阀组成,主阀包括钢制阀体、位于阀体内的球墨铸铁活塞和设置于阀体两端的两个端盖,主阀的阀体、活塞和端盖组成左、右两个腔体,导阀通过导气管与主阀的腔体连通,导气管上分别设置有阀门,阀门和主阀腔体之间设置有可以关闭的排气装置;活塞主要利用四通换向阀内部存在的系统压差进行移动工作,在四通阀停机并且环境温度低于零度时,由于压差的原因,液态制冷剂从压力高的一段迁移到压力低的一段,则在制冷剂迁移过程中,阀体内的油膜容易被制冷剂清洗带离,导致活塞在无油润滑下移动,形成了钢材料与铸铁材料的干摩擦,使用一段时间后,活塞就会在阀体内磨损拉伤而卡死,使阀无法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前述四通换向阀存在的停机后油膜容易被制冷剂清洗带离造成缺润滑油而使活塞卡死的缺陷,提供一种能保证活塞在阀体内运动灵活的大容量四通换向阀。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大容量四通换向阀,主要由主阀和导阀组成,导阀通过导气管与主阀的腔体连通,主阀包括阀体、设置于阀体内的活塞和设置于阀体两端的两个端盖,阀体上设置四个阀口,活塞由两个视图形状呈工字形的构件旋转错开90度连为一体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阀体内表面与所述的活塞之间设置润滑套,该润滑套与阀体固定连接,润滑套套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的阀口对应并连通的通孔,套体内表面排列设置有多个油穴。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补充和完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所述的油穴为凹槽式,油穴位于润滑套套体内表面,并且不穿透套体。
所述的油穴还可以为通孔式,油穴贯穿套体内、外表面。
进一步,所述的油穴口部成菱形,也可以成圆形。
所述的润滑套套体主要材料为铜。
作为另一种方式,所述的润滑套套体在径向上从外向内由两层组成,第一层为钢材基体层,第二层为铜基合金层,第一层和第二层烧结连为一体,所述的油穴设置于铜基合金层内表面。
进一步,所述的润滑套套体由一薄板卷制而成,制造容易。
所述的润滑套套体主要材料还可以为铸铁。
所述的油穴中嵌装有固体润滑材料。
所述的固体润滑材料为石墨。
所述的固体润滑材料还可以为聚四氟乙烯与铜粉的烧结体。
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阀体与活塞之间设置嵌装有固体润滑材料的润滑套,由固体润滑材料在无油情况下也能对活塞起润滑作用,避免了活塞与阀体之间产生干摩擦,保证活塞在阀体内运动灵活不会卡死,增加了四通换向阀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2的B-B剖视图。
图4是实施方式一的润滑套主视方向剖视图。
图5是实施方式一的润滑套左视方向剖视图。
图6是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实施方式二的润滑套主视方向剖视图。
图8是实施方式二的润滑套左视方向剖视图。
图9是实施方式三的润滑套主视方向剖视图。
图10是实施方式三的润滑套左视方向剖视图。
图11是图10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各实施方式相同部位标注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主阀和导阀4组成,导阀4通过导气管3与主阀的腔体连通,主阀包括阀体1、设置于阀体内的活塞7和设置于阀体两端的两个端盖2,阀体1上设置四个阀口6,活塞7由两个视图形状呈工字形的构件旋转错开90度连为一体构成,阀体1内表面与活塞7之间设置润滑套5,润滑套5的套体8为铜基合金材料制成的筒管,套体8与阀体1固定连接,套体8上设置有四个通孔9,这些通孔9与阀口6直径相当、位置对应并连通,套体上还排列设置有多个油穴10,油穴10为贯穿套体8的内、外表面的菱形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三荣制冷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三荣制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93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门式3D眼镜的同步系统
- 下一篇:短纤倍捻机卷纱筒安装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