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渗流土壤水收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18981.1 | 申请日: | 201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90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蒋忠诚;罗为群;吴华英;覃星铭;邓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20 | 分类号: | G01N1/20;G01N1/34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廖世传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渗流 土壤水 收集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土壤水采样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适用于西南岩溶地区浅薄且富含碎石的粘土层采集土壤水样的渗流土壤水收集器。
(二)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等领域广泛运用的土壤水提取器为多孔陶土头土壤水取样器。此装置由取样管和抽气泵两大部分构成,取样管的头部即多孔陶土头,其上连接PVC管。将取样管插入土层后,用抽气泵降低PVC管内气压,土壤水即从多孔陶土头进入PVC管内直至PVC管内气压与外界持平。
陶土头土壤水取样器便于安装,对土壤扰动小,但缺点是:
1、截面积小,不能反映土壤及溶液的空间变异性。
2、在结构好或土壤水势高的土壤上,优先流越过陶土头周围而难以被有效接收。
3、多孔陶土杯只有在连续抽吸时方能采集到水样,如果中断则会引起关键时刻渗滤液采集的失败。
4、陶土杯吸力影响范围可达几米,能够干扰土壤水的自由下渗。
5、电泵体积和重量大,野外携带极为不便。
另外,多孔陶土头土壤水取样器不适合在岩溶地区的山坡使用:
1、岩溶区土质粘,持水性差,易结块,容易导致取水中断。
2、西南岩溶区土层碎石多,不易钻孔,安装陶土头土壤水取样器仍要挖坑,难以体现其对土层扰动小,安装方便的优点。
3、通过抽吸过滤后的土壤水,溶解CO2大为减小、PH偏高、水中的离子含量也有很大改变,对实验研究造成错误判断。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渗流土壤水收集器,能有效的集取土壤中的重力水和凝结水,同时保持水样中的离子成分基本不变。
能够实现上述目的的渗流土壤水收集器,包括截水槽和集水瓶,所不同的是所述截水槽和集水瓶于取水区域挖坑埋设,且集水瓶处于截水槽下方,所述截水槽底部的出水孔通过出水管连通集水瓶,另设有从坑外进入并连通集水瓶的通气管和取水管。
在本实用新型结构中,自由下渗的重力水和冷凝水(渗流土壤水)由截水槽截取和汇聚,并引流至集水瓶中等待用取水管抽取。
为防止泥沙堵塞截水槽底部出水孔,所述截水槽用泥沙滤网覆盖。
所述截水槽出水孔处设置水滤网,对渗流水进一步过滤。
所述泥沙滤网选用尼龙网,所述水滤网选用薄层玻璃纤维,该薄层玻璃纤维铺放于截水槽底部。
所述取水管连接注射器,渗流水通过注射器收取。
所述截水槽为截水盘,截水盘面积在200~300平方厘米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渗流土壤水收集器的有益效果经试验已得到验证:该埋设装置在雨季可接取大量土壤水,实现一周甚至一日内的连续取样监测,水质不会被改变;即使在长时间的无雨天气,偶有下雨,本装置亦能及时接取土壤水样,且取样简洁方便,能实现有效便捷的常年取样监测。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号标识:1、截水槽;2、集水瓶;3、出水管;4、通气管;5、取水管;6、泥沙滤网;7、水滤网;8、支架。
(五)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主要由截水槽1和集水瓶2构成。
所述截水槽1为有机玻璃材质的水平截水盘,其长、宽、深尺寸分别为25cm、10cm和4cm,截水盘底部开设出水孔并铺放薄层玻璃纤维的水滤网7,截水盘内设置由玻璃管十字交叉构成的支架8,截水盘用作为泥沙滤网6的尼龙网覆盖。
所述集水瓶2位于截水槽1下方,集水瓶2的瓶盖上开设三孔,分别接通用硅胶管制作的出水管3、通气管4和取水管5,出水管3向上连通截水槽1(截水盘)底部的出水孔。
本实用新型挖坑埋设,截水盘的尼龙网上撒一层土后将土坑掩埋,通气管4和取水管5绕过截水盘从坑内伸出地面,取水管5连接注射器,定期抽取集水瓶2内的土壤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未经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89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