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长寿命锂离子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120116065.4 | 申请日: | 201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88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小东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2/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寿命 锂离子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寿命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实现规模化生产以来,以其体积小、容量大、无毒环保、使用寿命长等现阶段无可比拟的优势,迅速占领了许多电池领域,尤其广泛应用于各种便携式电子产品上。随着科学技术的更新和发展,市场对便携式电子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其电源的要求也相应提高;更薄、更轻、更高能量密度、任意形状、更高功率密度、更长寿命是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方向。
现在的锂离子电池寿命普遍不长,尤其是一些小厂家生产的锂离子电池,为了控制成本而偷工减料,有时候正常使用时间还不到一个月。此类锂离子电池不但不能发挥锂离子电池的优势,而且会造成社会财富的浪费以及污染环境等问题,因此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长寿命锂离子电池,解决现有低成本锂离子电池寿命大多不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一种长寿命锂离子电池,包括电芯和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具有一组电路以及与所述电路连接的第一组电极触点;所述长寿命锂离子电池具有一根轴线;所述电路板上还具有第二组电路,第二组电路连接有第二组电极触点,两组电路并联在电芯的两极之间;且第一组电极触点与第二组电极触点关于长寿命锂离子电池的一根所述轴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长寿命锂离子电池呈方块状,因而长寿命锂离子电池具有六个面,分别为: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一端面、第二端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组电极触点与第二组电极触点分别位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一角。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长寿命锂离子电池呈方块状,因而长寿命锂离子电池具有六个面,分别为: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一端面、第二端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组电极触点与第二组电极触点分别位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一角,且均延伸至第一端面。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长寿命锂离子电池呈方块状,因而长寿命锂离子电池具有六个面,分别为: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一端面、第二端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组电极触点与第二组电极触点均位于第一端面上。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长寿命锂离子电池包括两块电路板,其中第二块电路板上也设置有两组电路,分别对应有第三电极触点和第四电极触点;且所述长寿命锂离子电池具有两根轴线,四组电极触点两两之间关于一根轴线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在于:
由于在电路板上设有两组电路,每组电路对应一组电极触点,且两组电极触点关于电池的一根轴线对称设置。当一组电路出现问题时,只需要绕所述轴线旋转180度即可利用上第二组电路及第二组电极触点,因而可以大大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减少浪费以及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锂离子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一中一种长寿命锂离子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二中一种长寿命锂离子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现有锂离子电池,其结构如图1所示,外表上一般呈方块状,因而具有六个面,分别为:第一表面101、第二表面102、第一端面111、第二端 面112、第一侧面121和第二侧面122。而且通常会在第一表面101的一角(图1中为右上角)设置一组电极触点21。当然,有时电极触点21会如图1所示延伸到第一端面111上。当然,从结构上来说,锂离子电池包括电芯和电路板,电极触点21设置在电路板上,并且通过电路板上的电路与电芯的两极电联接。
而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长寿命锂离子电池如图2所示,与现有锂离子电池的不同之处在于,除了在第一表面101的一角设有第一组电极触点21之外,还在第二表面102的相应一角(也为右上角)设有第二组电极触点22。当然,第二组电极触点22也延伸到第一端面111上。
第一组电极触点21和第二组电极触点22其实分别对应一组电路,而这两组电路均与锂离子电池电芯的两极电联接,即两组电路并联在电芯的两极之间,但两组电路设置在同一块电路板上。
实际上也可以认为两组电极触点的位置关于电池的纵轴对称,纵轴为通过电池两端面(第一端面111、第二端面112)中心的轴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小东,未经杨小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60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