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于运输的吸附式干燥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16015.6 | 申请日: | 2011-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7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陈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蓉 |
主分类号: | B01D53/26 | 分类号: | B01D53/26;B01D5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于 运输 吸附 干燥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燥机技术领域,特指便于运输的吸附式干燥机。
背景技术:
吸附式干燥机是利用吸附剂(活性氧化铝、硅胶、分子筛)吸附水分的特性来降低压缩空气中水分的含量,一般来说可以使出口气的露点达到-40度以上。
现有的吸附式干燥机包括有底架、设于底架上的两个吸附塔、控制箱、空气入口、空气出口,两个吸附塔的入口之间通过进气管道连接空气入口,两个吸附塔的出口之间通过出气管道连接空气出口。吸附式干燥机是通过变压吸附原理来达到干燥效果。由于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与压力成反比,其干燥后的一部分空气(称为再生气)减压膨胀至大气压,这种压力变化使膨胀空气变得更干燥,然后让它流过未接通气流的需再生的干燥剂层(即已吸收足够水汽的吸附塔),干燥的再生气吸出干燥剂里的水分,将其带出干燥机来达到脱湿的目的。两塔循环工作,无需热源,连续向用户用气系统提供干燥压缩空气。
但是现有的吸附式干燥机在两个吸附塔的出口之间通过调压管道连接有调压阀,调压管道与出气管道之间组合形成水平分布的矩形框结构,矩形框结构的结构强度不足,尺寸较大,包装体积大,在包装后进行运输的过程中矩形框结构容易受到碰撞损坏,运输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减小包装体积、便于运输的吸附式干燥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便于运输的吸附式干燥机,它包括有底架、设于底架上的两个吸附塔、控制箱、空气入口、空气出口,两个吸附塔的入口之间通过进气管道连接空气入口,两个吸附塔的出口之间通过出气管道连接空气出口,出气管道两端之间通过调压管道连接有调压阀,出气管道与调压管道之间组合形成竖向分布的矩形框结构。
所述出气管道为n型结构。
所述两个吸附塔的入口之间通过连接管道连接有消音器。
所述吸附塔上设有压力表。
所述调压管道上设有加热器。
所述调压管道的两端分别设有单向阀,两个吸附塔的出口与空气出口之间的出气管道上也分别设有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底架、设于底架上的两个吸附塔、控制箱、空气入口、空气出口,两个吸附塔的入口之间通过进气管道连接空气入口,两个吸附塔的出口之间通过出气管道连接空气出口,出气管道两端之间通过调压管道连接有调压阀,出气管道与调压管道之间组合形成竖向分布的矩形框结构,具有较好的强度,能够减小水平方向的尺寸,减小包装体积,将出气管道和调压管道有效保护起来,在包装后进行运输的过程中出气管道和调压管道不会受到碰撞损坏,运输方便,并且出气管道与调压管道的竖向分布安装结构能够节省多个接头,节省成本,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见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底架1、设于底架1上的两个吸附塔2、控制箱3、空气入口4、空气出口5,两个吸附塔2的入口之间通过进气管道6连接空气入口4,两个吸附塔2的出口之间通过出气管道7连接空气出口5,出气管道7为n型结构,出气管道7两端之间通过调压管道12连接有调压阀13,出气管道7与调压管道12之间组合形成竖向分布的矩形框结构,具有较好的强度,能够减小水平方向的尺寸,减小包装体积,将出气管道7和调压管道12有效保护起来,在包装后进行运输的过程中出气管道7和调压管道12不会受到碰撞损坏,运输方便,并且出气管道7和调压管道12竖向分布安装结构能够节省两个弯头、两个内接头、两个活接头、两个三通等多个接头,节省成本,安装方便。
两个吸附塔2的入口之间通过连接管道9连接有消音器10,减弱噪声叠加效应,消声效果好。吸附塔2上设有压力表8,可以显示吸附塔2的压力。调压管道12上设有加热器14。
调压管道12的两端分别设有单向阀15,两个吸附塔2的出口与空气出口5之间的出气管道7上也分别设有单向阀15,确保气流流动稳定一致。
当然,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蓉,未经陈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60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烟雾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设有新型导流板的脱硫预处理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