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回油氟利昂低压循环贮液桶制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16012.2 | 申请日: | 201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9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麻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红苑制冷设备厂 |
主分类号: | F25B1/00 | 分类号: | F25B1/00;F25B4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氟利昂 低压 循环 贮液桶 制冷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氟利昂制冷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回油氟利昂低压循环贮液桶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在制冷系统中,由于冷冻油的比重比氨重,进入系统的冷冻油会沉淀在容器的底部,氨系统可以在容器的底部设置放油阀把油放出;而冷冻油的比重比氟利昂轻,冷冻油只能浮在氟利昂液面上,不会沉淀到底部,氟利昂的上液面又是上下浮动的不稳定液面,无法设置放油阀把冷冻油放出。
基于以上原因,现有技术中的氟利昂制冷系统都是膨胀阀直接供液,制冷管道平行或上进下出,这样设计的目的主要是考虑冷冻油的回流。
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点:
冷冻油回流的问题解决了,保证了压缩机的正常润滑,却大幅度的降低了蒸发器的效率和压缩机的工作效率:
1、在环境温度25度、冷库温度-20度时、经过膨胀后的氟利昂就有33%的液体闪发气化,这33%的气体氟利昂占据蒸发面积而不能制冷;2、蒸发管路向压缩机方向倾斜为了不使压缩机液击就要减少供液量,使后半部蒸发器不能充分发挥作用;3、由于膨胀阀的调节范围有限,春夏秋冬冷凝压力的变化很大造成压缩机排气系数发生很大变化,一般制冷系统的供液量在全年有50%的时间不正确;4、由于人为的减少氟利昂的供液使压缩机不能满负荷运行,造成制冷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保证冷冻油回流,又不降低蒸发器的效率和压缩机的工作效率的自动回油氟利昂低压循环贮液桶制冷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回油氟利昂低压循环贮液桶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该系统还包括低压循环贮液桶,所述冷凝器的出液管和所述蒸发器的出气管分别连接到所述低压循环贮液桶的中部,所述低压循环贮液桶的底部出液口与所述蒸发器的 进液管连接,所述低压循环贮液桶的顶部出气口与所述压缩机的进气管连接。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回油氟利昂低压循环贮液桶制冷系统,由于该系统包括低压循环贮液桶,冷凝器的出液管和所述蒸发器的出气管分别连接到低压循环贮液桶的中部,低压循环贮液桶的底部出液口与蒸发器的进液管连接,低压循环贮液桶的顶部出气口与所述压缩机的进气管连接。冷凝器向桶内供液,闪发气体直接被压缩机吸回,不进入蒸发器不占据蒸发面积,能向蒸发器供纯液体氟利昂;又由于蒸发器的回气要回到低压循环贮液桶进行气液分离再回到压缩机,所以不怕满液蒸发,能充分发挥所有蒸发器的作用。既能保证冷冻油回流,又不降低蒸发器的效率和压缩机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回油氟利昂低压循环贮液桶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A、高压液,B、供液,C、回低压循环贮液桶,D、回压缩机,E、去冷凝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回油氟利昂低压循环贮液桶制冷系统,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
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图中未示出)、蒸发器5,该系统还包括低压循环贮液桶6,冷凝器的出液管和所述蒸发器5的出气管分别连接到所述低压循环贮液桶6的中部,所述低压循环贮液桶6的底部出液口与所述蒸发器5的进液管连接,所述低压循环贮液桶6的顶部出气口与所述压缩机1的进气管连接。
所述低压循环贮液桶6设有液位计2,所述冷凝器的出液管上设有电磁阀3和膨胀阀4,所述液位计2与所述电磁阀3的开关控制单元电连接。
所述冷凝器的出液管插入到所述低压循环贮液桶6内的液面以下,且在液面以下的这部分管路上设有多个向上开口的小孔。
所述蒸发器5的出气管插入到所述低压循环贮液桶6内的液面以上,且在液面以上的这部分管路上设有多个向下开口的小孔。
所述冷凝器的出液管可以插入到所述低压循环贮液桶6内的液面以下20毫米左右处。
所述蒸发器5的出气管可以插入到所述低压循环贮液桶6内的液面以上20毫米左右处。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回油氟利昂低压循环贮液桶制冷系统的具体实施例中:
低压循环贮液桶供液的优点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红苑制冷设备厂,未经北京市红苑制冷设备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60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