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束套的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14522.6 | 申请日: | 201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6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洪翠筠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翠筠 |
主分类号: | F16L3/137 | 分类号: | F16L3/137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 代理人: | 孙刚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束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管束套的结构,由一本体、螺栓及一束板所组成,以为在做管束定位使用时,藉由螺栓的转动调整下、以做为束紧作用,并确保本体及束板不致因过于紧束而造成断裂破坏情形的功效。
背景技术
按,一般有关管束套的使用,乃在于做为束紧作用、如图1所示;然而此类的束板A大多是呈一排贯穿孔A1,但这样的在束板A上所呈一排贯穿孔A1却容易当螺栓B一再做紧束动作时,反而是从贯穿孔A1周边断裂,其原因是束板A本身无法承受一再弯折所致,遂从脆弱的位置断裂了;再,当螺栓B的螺纹藉由束板A中的贯穿孔A1所为相啮合动作下、以为束板A呈环圈大小的变化,若螺栓B一再往外转动便会发生掉出于本体A之外的情形。
因此,申请人是开发出本实用新型内容,并提出申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束套的结构,其结构简单,组装方便,能确保本体及束板不致因过于紧束而造成断裂破坏情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束套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由一本体、螺栓及束板组成,本体具有呈横向的供螺栓穿设的拱形贯穿孔,而在本体底下具有供束板穿置的弯弧面;而在束板上设有一排横向排列的且与螺栓相啮合以在螺栓的转动调整下做管束定位用并确保本体及束板不致因过于紧束而造成断裂破坏情形的齿体。
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使束板以环圈形态的结合在本体拱形贯穿孔的下方位置后,再将螺栓置于本体的拱形贯穿孔中、以为与束板上的齿体为相啮合为一体;如此可在螺栓的转动调整下、以做为管束定位使用,并确保本体及束板不致因过于紧束而造成断裂破坏情形的功效;且束板以环圈形态的结合在本体、并将螺栓置于本体时,以为与束板上的齿体为相啮合为一体的同时,并在拱形贯穿孔前方端面两侧以为受压而往内凹陷,如此以具有防止螺栓外脱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昔式者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一)。
图3: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二)。
图4:本实用新型于组装后做强化定位的图示。
图5:本实用新型于组装后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敬请配合参阅图2、图3的详细说明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束套的结构,由一本体1、螺栓2及束板3组成,本体1具有横向的拱形贯穿孔11以供螺栓2穿设,而在本体1的底下为弯弧面12以供束板3穿置;而在束板3上设有一排呈横向排列的齿体31;是以为束板3的尾端先定位在本体1的拱形贯穿孔11下方位置后,使其再从本体1后方穿入拱形贯穿孔11至前方、而形成环圈状,再将螺栓2置于拱形贯穿孔11中,以为其螺栓2与束板3上的齿体31为相啮合,之后并在拱形贯穿孔11前方端面两侧以为受压而往内凹陷,如此一来即可有效地防止螺栓2外脱作用(如图4、图5)。
由于束板3并非如昔式以贯穿孔形态制成,因此在本身即具有完整且足够的承受度来受螺栓2操作时所产生的弯折变化,是当在螺栓2的转动调整下、以做为管束定位使用,并确保本体1及束板3不致因过于紧束而造成断裂破坏情形的功效(如图6)。
综上所陈,本实用新型确实具有以上所述的功效发挥,当符合新型专利的成立要件,恳请贵局明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翠筠,未经洪翠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45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良型LED灯组件
- 下一篇:一种滑道式背栓石材安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