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稻田机动运秧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14330.5 | 申请日: | 201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9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斌;周君;王玉平;衣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吉插秧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7/06 | 分类号: | B60K17/06;B60K17/22;B60K17/16;B60B35/14 |
代理公司: | 延边科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2104 | 代理人: | 金国荣 |
地址: | 133001 吉林省延边***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稻田 机动 运秧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机械,特别是利用发动机作为动力的稻田机动运秧机。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水田运送秧苗也趋于实现机械化。但是,现有的稻田运秧机,其后桥大多采用通用的差速机构,因此,当驱动轮的阻力不同时,容易产生打滑现象,特别是在水田地行走或过埂时,其打滑现象更为突出,导致不能可靠地工作,使通过性能明显下降。此外,现有的稻田运秧机在稻田转向时,机头约需转向60度。而如此大的转向角度,使方块万向节扭距传递损耗变大,使后驱动的动力输出变小,从而导致在转大弯或调头时动力性能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动力性能全、越埂能力强、工作可靠、三轮同时驱动的稻田机动运秧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稻田机动运秧机包括动力架、固定在所述动力架上的发动机和行走变速传动箱、固定在所述行走变速传动箱上端的连接焊管、固定在所述连接焊管后端的可调转向器、铰接在位于所述行走变速传动箱下端的行走地轮轴上的行走轮、位于所述动力架后部的车架体、固定在所述车架体上的转向铰链座、固定在所述车架体上的主装秧架、以及左驱动轮和右驱动轮。所述车架体的前端下方固设有齿轮变速箱,所述齿轮变速箱的输入轴与双联十字万向节的一端连接,所述双联十字万向节的另一端与设置在所述行走变速传动箱内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接,所述齿轮变速箱的输出轴与传动轴的一端相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与固设在所述车架体上的后驱动组件连接,所述后驱动组件的两侧端分别固联有下端设有地轮轴的左、右地轮箱,所述左、右地轮轴上分别铰接有左、右驱动轮。
所述后驱动组件的输入轴的一端与所述传动轴相连接,所述输入轴的另一端固设有与设置在差速壳体上的大锥齿轮相啮合的小锥齿轮,所述差速壳体内固设有差速轴,所述差速轴上套设有与左、右半轴锥齿相啮合的差速齿轮,所述左、右半轴锥齿分别固设在左、右半轴的一端,所述左、右半轴的另一端固联有设置在所述左、右地轮箱内的左、右链轮,所述左、右链轮通过链条与设置在所述左、右地轮轴上的链轮相连。
套设在所述左半轴上的左半轴锥齿轮的后端套接有差速牙嵌和弹簧,所述差速牙嵌上铰接有拨叉转臂。
由于本实用新型稻田机动运秧机采用上述方案,使产品结构更加合理,功能更加齐全,特别是在双联十字万向节之后增加一个变速箱,使其传递扭距进一步增大,从而可增强后驱动力,进而提高整机的动力可靠性;采用后驱差动装置,使整机在田间转向更加灵活,当过埂及驱动行走轮受阻打滑时,可通过拨叉转臂进行控制,使其差动牙嵌相互啮合,使左右半轴形成刚性直联做强制同轴等直传动,从而可进一步增强通过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稻田机动运秧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稻田机动运秧机后驱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稻田机动运秧机后驱动组件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稻田机动运秧机包括动力架2、固定在所述动力架2上的发动机1和通过三角皮带与发动机1相连接的行走变速传动箱3、固定在所述行走变速传动箱3上端的连接焊管4、固定在所述连接焊管4后端的可调转向器5、铰接在位于所述行走变速传动箱3下端的行走地轮轴6上的行走轮7、位于所述动力架2后部的车架体8、固定在所述车架体8上的转向铰链座9、固定在所述车架体8上的主装秧架39。所述车架体8的前端下方固设有齿轮变速箱17,所述齿轮变速箱17的输入轴20与双联十字万向节18的一端连接,所述双联十字万向节18的另一端与设置在所述行走变速传动箱3内的动力输出轴19相连接,所述齿轮变速箱17的输出轴21与传动轴22的一端相连接,所述传动轴22的另一端与固设在所述车架体8上的后驱动组件10连接,所述后驱动组件10的两侧端分别固联有左地轮箱11和右地轮箱12,所述左地轮箱11和右地轮箱12下端分别设有左地轮轴13和右地轮轴14,所述左地轮轴13和右地轮轴14上分别铰接有左驱动轮15和右驱动轮16。
所述后驱动组件10包括有输入轴23,所述输入轴23的一端与所述传动轴22相连接,所述输入轴23的另一端固设有小锥齿轮24,所述小齿轮24与设置在差速壳体25上的大锥齿轮26相啮合。所述差速壳体25内固设有差速轴27,所述差速轴27上套设有与左半轴锥齿29和右半轴锥齿30相啮合的差速齿轮28,所述左半轴锥齿29和右半轴锥齿30分别固设在左半轴31和右半轴32的一端,所述左半轴31和右半轴32的另一端固联有设置在所述左地轮箱11和右地轮箱12内的左链轮33和右链轮34,所述左链轮33和右链轮34通过链条35与设置在所述左地轮轴13和右地轮轴14上的链轮相连,以实现动力驱动。套设在所述左半轴31上的左半轴锥齿轮29的后端套接有差速牙嵌36和弹簧37,所述差速牙嵌36上铰接有拨叉转臂38,与设置在差速壳体端侧上的牙嵌实现啮合与分离,用以实现差速传动与等速直联传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吉插秧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延吉插秧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43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座椅中间扶手连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扭力梁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