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套筒冠义齿的印模支架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13630.1 | 申请日: | 2011-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43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郑东翔;江青松;陈溯;张振庭;韩秀欣;黄玉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C9/00 | 分类号: | A61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汤在彦 |
地址: | 10005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筒 义齿 印模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个性化印模支架,特别是指一种在口腔修复中用于制取套筒冠义齿印模的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套筒冠义齿指以套筒冠为固位体的可摘局部义齿。套筒冠固位体由内冠和外冠组成,套筒冠固位体简称为套筒冠。内冠由高度抛光的金属冠粘固在经过处理的天然牙上,外冠由金属烤瓷冠组成并与义齿其他组成部分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当义齿在口内就位后,内冠与外冠套叠在一起,义齿通过两者之间的嵌合产生固位力,使义齿产生良好的固位与稳定,义齿的支持由基牙或基牙与基托下组织共同承担。
套筒冠义齿由套筒冠、基托和人工牙组成。套筒冠义齿的制作步骤为:(1)制取患者的印模,用印模制作石膏模型,在石膏模型上制作套筒冠。(2)将套筒冠安装在患者口腔中,再次制取患者的印模,用印模制作石膏模型,这时的石膏模型上有套筒冠,在该模型上制作基托和人工牙,这次的印模精确性直接影响基托的准确性,进而影响套筒冠义齿的精度。
近年来,套筒冠等精密附着体在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在实际应用中很多医师发现取得精确的印模是套筒冠义齿修复体成功的关键步骤之一,现在的文献大多集中于印模材料和排龈技术的研究方面,而很少涉及如何使套筒冠义齿印模更精确。套筒冠义齿至少使用两个套筒冠,由于各个套筒冠之间距离的绝对值较大(有的多达7万微米),尽管使用已证明性能最稳定、印模材料固化收缩比例最小(0.05%)的印模材料,仍不能获取适合套筒冠义齿的印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套筒冠义齿的个性化印模支架,以改善或克服上述现有制取套筒冠义齿印模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套筒冠义齿的印模支架,套筒冠义齿包括至少两个套筒冠,该印模支架包括至少两个印模分支,每个印模分支包括套筒冠固定部和连接部,所述套筒冠固定部呈环状,固定在所述套筒冠外周;每一印模分支的连接部的第一端与套筒冠固定部相接,各印模分支的连接部靠近第二端的黏结段互相结合在一起。
如上所述的套筒冠义齿的印模支架,其中,所述连接部为套筒冠固定部的延伸结构。
如上所述的套筒冠义齿的印模支架,其中,所述连接部是由套筒冠固定部一体延伸形成,所述连接部与套筒冠固定部所用材料相同。
如上所述的套筒冠义齿的印模支架,其中,所述印模支架还包括粘接体,各印模分支在连接部的第二端通过粘接体接合为一体。
如上所述的套筒冠义齿的印模支架,其中,所述粘接体为快速化学固化树脂,凝固后呈硬块状结构,该树脂将各印模分支在连接部的末端连接为一体。
如上所述的套筒冠义齿的印模支架,其中,用于制作套筒冠固定部、连接部的成品材料为树脂片,柔软呈蜡状。
如上所述的套筒冠义齿的印模支架,其中,所述树脂片的尺寸为80×60×2mm,套筒冠固定部及连接部是由裁成80×3×2mm的条状树脂条形成。
如上所述的套筒冠义齿的印模支架,其中,各黏结段彼此接近平行。
如上所述的套筒冠义齿的印模支架,其中,所述连接部的第二端越过石膏模型中央3~6mm,以该树脂片硬化后靠近第二端附近5~12mm范围作为黏结段。
如上所述的套筒冠义齿的印模支架,其中,所述连接部的第二端越过石膏模型中央5mm,以该树脂片硬化后靠近第二端附近10mm范围作为黏结段。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是:本实用新型主要利用个性化印模支架的强度和连接作用,将各个套筒冠连接为一个整体,保持各套筒冠之间的位置相对恒定,在制取印模时抵抗因印模材料固化收缩导致的套筒冠位置变化。在临床工作中,使用个性化印模支架制作的套筒冠义齿,其外冠适合性和固位力明显改善,患者满意度增加。该印模支架的材料成本低廉,为口腔临床常用材料,易于获得,口腔专业人员容易掌握印模支架的制作方法。印模支架的套筒冠固定部与套筒冠为机械嵌合,使用后容易从套筒冠上磨除,无残留,对套筒冠无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应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套筒冠固定部 2、连接部 3、黏结段
4、粘接体 5、套筒冠 6、石膏模型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36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紫外黑光治疗仪
- 下一篇:太阳电池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