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道路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12712.4 | 申请日: | 201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92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秦升益;高彦波;刘军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E03F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陈小莲;王凤桐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道路建筑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道路。
背景技术
当前,在建设道路时,尤其是城市中的道路,为了便于道路的排水,通常在道路两侧的地面以下设置排水沟,并在排水沟的开口处(雨水口)设置铁篦子。当发生降水时,积聚在道路上的水,会流向道路两侧边缘,通过铁篦子流到排水沟中,继而直接作为污水流入市政排水系统。
然而,这种传统的道路排水结构必须在排水沟的开口处设置很多铁篦子,以防止杂物进入使排水沟堵塞,因此导致排水结构的成本较高。而且,铁篦子容易丢失,且存在易腐蚀等问题,时间长了铁篦子强度下降,很容易损坏。此外,在传统的排水结构中,道路上的积水只能通过铁篦子流入排水沟中,一旦很多杂物堆积在铁篦子上,则会阻塞铁篦子的缝隙,从而使其基本上丧失排水的作用,因而这种传统的排水结构的排水效果较为有限。更重要的是,现有的道路结构不具有透水、滤水的功能,更无法达到雨水收集的目的,雨水只能作为污水被排入污水管道。
鉴于传统道路的排水效果有限,而且不具有透水、滤水的功能,无法实现雨水收集,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具有透水、滤水功能并可以实现雨水收集且排水效果较好的道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道路的排水效果有限、不具有透水和滤水功能、无法实现雨水收集等缺陷,提供一种具有透水、滤水功能并可以实现雨水收集且排水效果较好的道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道路,该道路包括由中间部位分别向两侧边缘倾斜的路面1,其中,该道路还包括设置在至少一处的路面1下方的集水部2,所述集水部2包括集水槽3和透水部4,集水槽3具有顶部开口,且所述集水槽3的侧壁和底壁不透水;透水部4覆盖在集水槽3顶部开口上,且所述透水部4的顶表面与路面1齐平,并位于路面1至少一侧的边缘;该道路还包括至少一根第二管道7、集水井8和市政排水设施9,所述第二管道7的一端与至少一处的集水部2的集水槽3相连通,所述第二管道7的另一端与所述集水井8相连通;所述集水井8通过管道与市政排水设施9相连通。
按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道路,所述集水部2包括集水槽3和透水部4,集水槽3具有顶部开口,且所述集水槽3的侧壁和底壁不透水;透水部4覆盖在集水槽3顶部开口上,因此,该集水部2整体允许水通过,因此,透水性较好。更重要的是,透过透水部4的雨水渗透到集水槽3中,便可以起到雨水收集的作用。此外,该道路还包括至少一根第二管道7、集水井8和市政排水设施9,所述第二管道7的一端与至少一处的集水部2的集水槽3相连通,所述第二管道7的另一端与所述集水井8相连通;且所述集水井8通过管道与市政排水设施9相连通,将集水井8与市政排水设施9相连通的管道的一端与集水井8相连通,另一端与市政排水设施9相连通。可以通过第二管道7将在收集到的雨水汇集的地方将雨水引出并储存在集水井8中。当集水井8不能满足将收集到的雨水全部储存的时候,可以利用市政排水设施9将多余的雨水排走。且优选情况下,与集水井8相连通的管道的一端的位置高于市政排水设施9中的水的液面,这样可以防止市政排水设施9中的污水回流,防止集水井8中收集的雨水被污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道路的构建方法中,所述集水部2可以直接在现有的市政道路上进行改造后得到,也可以在进行道路建设时直接构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道路结构,既可以达到排水和雨水收集的效果也不需要复杂的大管路,因此,大大节省了成本。
优选地,所述道路包括设置在多处的路面1下方的集水部2;设置在多处的集水部2的集水槽3沿路面1的纵向方向排列。
优选地,至少有任意的相邻两处的集水部2的集水槽3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集水槽3位于路面1下方的至少一侧边缘,并沿路面的纵向方向延伸,覆盖在集水槽3顶部开口上的透水部4位于路面1至少一侧的边缘,并沿路面的纵向方向延伸;或者所述集水槽3从路面1下方的一侧边缘沿路面1的横向方向延伸,覆盖在集水槽3顶部开口上的透水部4从路面的一侧边缘沿路面1的横向方向延伸。
优选地,每处集水部2包括一个或多个集水槽3,且每处的集水部2的多个集水槽3相互连通或者不连通。
优选地,每处集水部2的多个集水槽3沿道路的横向方向间隔排列。
优选地,所述集水部还包括位于路面1下方的至少一根第一管道5,所述第一管道5的至少一部分位于集水槽3内,且该第一管道5的位于集水槽3内的部分管壁上开设有通孔6。
优选地,相邻两处的集水部2的集水槽3通过第一管道5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27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