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防近视笔管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10587.3 | 申请日: | 201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3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刘世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世宗 |
主分类号: | B43K3/00 | 分类号: | B43K3/00;B43K25/00;B43K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7400 河北省承德***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防 近视 笔管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预防学生近视的笔管,能够让学生写字时眼睛与纸面之间保持安全的用眼距离,培养学生良好的坐姿和用眼习惯。
背景技术:
目前,相当一部分学生眼睛近视的原因就是因为读写时眼睛与纸面之间的距离太近,特别是学生写字更是习惯于趴在桌上,使眼睛长时间与纸面保持很近的距离,久而久之造成了近视。因此,保护视力最好的方法就是保持用眼距离,本实用新型能很好地解决学生书写时趴在桌上不注意保持眼晴和纸之间的距离问题。当前,市场上有红外感应的笔尖缩进式预防近视笔,但这种笔成本高,而且不是很实用,有时学生要写字看着笔尖在外面,但一写笔尖缩进去,会在纸上染上污点导致书写纸面不整洁。本实用新型笔管不存在这些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不因为书写时眼睛与纸面之间距离太近造成近视,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笔管,该笔管在学生写字时如果眼睛与纸面之间距离太近就将笔尖遮住无法书写,只有将头抬起保持眼睛与纸面之间三十厘米或更远距离,笔尖才能露出,才能正常书写,从而达到预防近视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塑料制成的笔管前端设置光滑的夹层,夹层内放入有一定弹力的弹簧,然后放入特制的塑料套筒,套筒通过穿过笔管壁内孔隙的光滑丝线与笔管末端带滚轮能够自由滑动的圆筒相连接,圆筒的外侧套上一个能够自由转动的圆环,圆环上连接一条有合适弹力的弹簧绳或橡皮筋,弹簧绳或橡皮筋的长度在没有拉力的情况下为三十厘米,当学生用预防近视笔管写字时弹簧绳或橡皮筋的另一端挂在学生的右耳朵上,或固定在学生头部的右侧部位,当学生写字时头部与纸面的距离小于三十厘米时,由于笔管前端夹层内弹簧的作用,笔管前端夹层内的套筒被弹出遮住了笔尖,使学生无法书写,只有学生写字时头部与纸面的距离大于三十厘米时,连接在笔管末端能够自由滑动的圆筒上和学生耳朵上的弹簧绳或橡皮筋就会拉动圆筒向笔的末端移动,从而将笔管前端夹层内的套筒向后拉动,露出笔尖保证学生正常书写。笔管内可以放入碳素笔芯、圆珠笔芯、铅笔芯或铅笔、钢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成本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对学生近视的预防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预防近视笔管的原理图。
图2是预防近视笔管放入铅笔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中1.套筒,2.碳素笔芯、圆珠笔芯、铅笔芯或铅笔、钢笔,3.弹簧,4.前端套筒和笔管末端带滚轮能够自由滑动的圆筒之间的连接线,5.能够自由转动的圆环,6.带滚轮能够自由滑动的圆筒,7.紧固笔或笔芯的后盖,8.弹簧绳或橡皮筋,9.笔管。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弹簧(3)、套筒(1)依次放入笔管前端的夹层,套筒(1)通过笔管壁内孔隙的三根连接线与笔管末端带滚轮能够自由滑动的圆筒(6)相连接,套在笔管末端带滚轮能够自由滑动的圆筒(6)外侧能够自由转动的圆环(5)通过弹簧绳或橡皮筋(8)与学生右耳相连接,当学生写字头低的与纸面距离太近时,笔管前端夹层内的套筒(1)就会被弹簧(3) 弹出遮住笔尖,此时学生不能写字,当学生写字时头部与纸面之间的距离大于三十厘米时,连接在学生右耳和套在笔管末端带滚轮能够自由滑动的圆筒(6)外侧能够自由转动的圆环(5)上的弹簧绳或橡皮筋(8)就会拉动套在笔管末端带滚轮能够自由滑动的圆筒(6)向笔的末端移动,进而拉动套筒(1)向后移,从而露出笔尖,保证学生正常书写。笔管内可以放入碳素笔芯、圆珠笔芯、铅笔芯或铅笔、钢笔(2)并用紧固笔或笔芯的后盖(7)加以紧固,同时弹簧绳或橡皮筋(8)和弹簧(3)的弹力要精心设计,不能弹力大,又要保证应有的作用。
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基本原理与图1一致,只是笔管(9)前端开口略大,相当于铅笔(2)粗细的一半,以保证放入铅笔时铅笔头能够露出但铅笔不能滑出,同时要在笔管(9)内壁做上螺纹,紧固铅笔的后盖(7)要做成一个长筒,长度要与笔管的长度一样或大于笔管的长度,并在长筒形后盖(7)的表面做上螺纹,随着铅笔(2)使用的逐渐缩短,长筒形后盖(7)可以随着跟进旋入固定铅笔(2),当铅笔(2)短到一定程度时,可以把长筒形后盖(7)掉过头旋进笔管(9),以便继续起到紧固铅笔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世宗,未经刘世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05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