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管用快速接头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10503.6 | 申请日: | 201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2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吴武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3/02 | 分类号: | F16L33/02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钱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管 快速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操作简单、省时省力,确保连接确实的接头设计,特别涉及一种软管用快速接头。
背景技术
传统有关化学用水洗机台,其泵打药水到出口途过程,机台在运作中会摆动,所以需要可弯曲的软管来输送药液,而出液口为硬质接头,故为套接软管就需要相关元件来做连接的介质;目前的作法是于衔接处搭配法兰封锁,或者需要另外特殊加工锁头配合,因为衔接处需要螺丝固定、或者需要焊接固定,使用上的材质就有所限制。不仅成本较高,而且也较耗费工时;况因应制程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对输液软管使用上的材质需要要求也越高,如抗高温,耐酸碱,抗拉强度及耐磨等,此为业界所极需改善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软管用快速接头,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又经济。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软管用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外套,具一中空内室,于内室设有内螺牙,底部则设有一穿孔,在穿孔于内室端形成喇叭状开口;一接头,具外螺牙及一中心孔,该中心孔与外套穿孔相对处,亦设有喇叭状开口;一塞体,是位于外套内室中,其设有一前进端,可进入接头的中心孔内,后端设有一凸起环,此凸起环前后形成倾斜边,且此倾斜边正与外套和接头的喇叭状开口位置相对。
本实用新型软管用快速接头具有结构简单的特征,是由一外套、接头及塞块所组合,使塞块可进入软管,而令其位于外套与接头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软管用快速接头具有操作简单的特征,是接头与外套相 接相对设有喇叭状开口,而塞块设有凸起环,前后呈倾斜边,而分别与喇叭状开口相对,将其塞入软管,即可以外套将其螺入于接头中,借喇叭开口与倾斜边的接触迫紧,而达到快速结合又紧密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软管用快速接头具有省时省力又经济的特征,是使塞体将软管位于外套与接头间,使只要将外套螺入接头即可获致将软管安全又紧致的结合及无需任何工具即可拆卸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又经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外套 11内室 12内螺牙
13穿孔 14喇叭状开口
20接头 21中心孔 22外螺牙
23喇叭状开口 30塞体 31穿孔
32凸起环 33倾斜边 34前进端
40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软管用快速接头实施例,如图1的分解立体图所示,基本包括有一外套10、接头20及塞体30,其中,该外套10具一中空内室11,于内室11壁面设有内螺牙12,底部则设有一穿孔13,在穿孔13于内室11端形成喇叭状开口14。
接头20是设于机台上,其具外螺牙22及一中心孔21,该中心孔21与外套10穿孔13相对处,亦设有喇叭状开口23。
而塞体30可位于外套10内室11中,其设有一前进端34,可进入接头20的中心孔21内,后端设有一凸起环32,此凸起环32前后形成倾斜边33,此倾斜边33正与外套10和接头20的喇叭状开口14、23位置相对。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软管用快速接头的组合剖视图,为因应传输液有高温或低温处理或具一定腐蚀性的不同液体特性,其传输的介质,是采用具耐热、耐低温、抗拉强度及耐磨、耐蚀性优异的非粘着性和自润性、低摩擦系数的材质软管40。工作时,是将外套10以穿孔13套于软管40外,再将塞体30置入软管40前端,以前进端34为导引,进入接头20的中心孔21内,最后将外套10螺入于接头20上,因塞体30凸起环32正位于接头20与外套内室11中,且前后倾斜边33可将软管40压制于喇叭状开口14、23间,随着外套10不断螺入接头20,该软管40端就会被塞迫紧致于倾斜边33、喇叭状开口14、23间,借此,就可获致简易又快速安装的效益,克服现有技术受限于材质以及以螺丝、或焊接固定的烦琐的操作缺点,亦有不需任何工具即能轻易拆卸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连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05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