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男用内裤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09562.1 | 申请日: | 201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5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袁明琦;卢缙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B9/02 | 分类号: | A41B9/02;A41B9/1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长兴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贴身衣物有关,更详细地是指一种男用内裤。
背景技术
男用内裤,其布料除了必须选择具有良好的透气效果外,拥有适度的伸缩弹性亦是选用的重点。男用内裤的裁缝尤其以前裆部位的立体剪裁最为重要,其攸关穿着舒适与否。
一般的男用内裤仅在前裆部位设计有一夹缝式的开口,以方便阴茎通过而为排尿,除此之外,绝大多数的男用内裤鲜少有其它强化穿着舒适的设计。换言之,当男性生殖器官构造的阴茎与阴囊长时间处于近接的状态,且为内裤所包覆时,易因闷热与温湿而带来不舒适的感受。其次,男性在排尿后易因尿道构造长而残留少量尿液,该情形使得尿渍容易沾染于内裤上而难保持干爽。
上述不舒适感的体验,尤其以不利于自行排尿的病人感受最深,且该情形经常造成病人及其贴身衣物的清洁不易。为此,虽有业者提供一种可吸收尿液的护垫直接黏贴于内裤前裆部位的内面以期改善尿渍问题,惟,护垫在背胶黏性强时不易自内裤取下更换,而在背胶黏性不佳时则有固着不易并导致护垫移位的问题发生,因此,内裤搭配护垫的使用方式并非一理想的选择。另有业者是在内裤前裆部位直接缝设有一容置袋提供护垫容置其中,期以改善黏贴式护垫的使用不便利性,但因护垫与男性生殖器官之间隔着内裤布料,使得能改善尿渍问题的效果有限。
另外,上述两种方式仍存在着阴茎与阴囊长时间为内裤包覆而处在近接的状态,换言之,其闷热与温湿的不舒适感问题始终存在着;其次,对于卧病在床的病人而言,碍于自行排尿不易而需外接导尿管时,上述内裤并无法提供适当的稳定支撑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男用内裤,具有将阴茎与阴囊隔离的结构,以使穿着内裤后能保有干爽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男用内裤,包含有:
一裤体,具有一前开口;
一前遮布,固设于该裤体上且遮蔽该前开口,该前遮布与该裤体之间形成一空间,该空间与该前开口相连通,以及前遮布与裤体之间具有一置入口,该置入口并与该空间相连通。
所述的男用内裤,包括有一内遮布位于该裤体与该前遮布之间,且固设于该裤体上,该内遮布与该裤体之间形成有一次空间,该次空间与该前开口及该空间相连通。
所述的男用内裤,其中该内遮布具有一第一穿孔与该次空间相连通。
所述的男用内裤,其中该内遮布具有一第二穿孔与该次空间相连通。
所述的男用内裤,包括有一封口单元设置于该前遮布与该内遮布之间,且对应位在该置入口处。
所述的男用内裤,其中该封口单元为一拉链。
所述的男用内裤,其中该封口单元包括有一公黏扣带与一母黏扣带,该公黏扣带固设于该内遮布外面,该母黏扣带固设于该前遮布内面。
所述的男用内裤,其中该前遮布具有一下开口与该空间相连通。
所述的男用内裤,其中该前遮布在对应该置入口的边缘设有一伸缩带。
本实用新型的内裤穿著方式提供穿着者的阴茎与阴囊保持在不贴近的状态,据以确保穿着内裤后能保有干爽舒适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男用内裤的前侧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男用内裤的后侧立体图;
图3为图1的3-3方向剖视图;
图4类同图3,揭示内裤与护垫结合使用;
图5类同图1,揭示以拉链作为前遮布与内遮布的密合结构;
图6类同图1,揭示内遮布外面设有公黏扣带,前遮布内面设有母黏扣带;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男用内裤的前侧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上述另一较佳实施例男用内裤的局部剖视图,揭示内裤与导尿器结合使用。
附图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100’内裤;10裤体;101置入口;102开放端口;12前开口;20前遮布;22水平向伸缩带;24垂直向伸缩带;26下开口;30内遮布;32垂直向伸缩带;34第一穿孔;36第二穿孔;40护垫;50拉链;60封口单元;62公黏扣带;64母黏扣带;S1空间;S2次空间;200导尿器;201排尿管;202气管;203清洗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男用内裤包含有一裤体与一前遮布。其中,裤体具有一前开口;前遮布固设于该裤体上且遮蔽该前开口,该前遮布与该裤体之间形成一空间,该空间与该前开口相连通,以及前遮布与裤体之间具有一置入口,该置入口并与该空间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95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