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设置有透镜电场的静电除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09530.1 | 申请日: | 201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1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丘佳锐;李良芳;王艳媛;苏可美;章潮鸿;李瑰萍;黄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东源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3/38 | 分类号: | B03C3/38;B03C3/4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钟善招 |
地址: | 364028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置 透镜 电场 静电除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治理大气粉尘污染的除尘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设置有透镜电场和常规线板式电场的组合式静电除尘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工业窑炉烟尘净化用电除尘器都是采用阳极接地阴极接负高压的电场结构形式,具体构造是数块阳极板组成一个阳极排,若干个阳极排顺烟气流动方向布置并固定在壳体上,相邻的阳极排之间布置阴极,阴极由高压电源供电,工作时阴极带电,而阳极接地,阴、阳极之间形成收尘电场区。该电除尘器在结构及性能上存在下述缺陷:阳极板在工作收尘过程中,首先是将粉尘收集在阳极上,而阳极电场的清灰采用振打的方式,振打后,粉尘容易被再次吹走而扬尘,因此使除尘效率降低。在常规阳极电场的前后,欲通过再增加电场数量以提高除尘效率达到更严格的环保标准一是占地面积大,二是效果不明显,三是投资多,工期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高除尘效率的组合式静电除尘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设有进气烟箱和出气烟箱的壳体,在壳体内交替配置有接地的板排式阳极和与高压电源相连接的阴极,阳极与阴极构成线板式常规电场,在线板式常规电场沿烟气流动方向之前或之后还配置有由透镜极板,透镜阴极和透镜阳极构成的透镜电场。
所述透镜极板为接地极,透镜阴极接负高压,透镜阳极接正高压。
透镜极板由透镜板排平行构成,透镜板排由多块长条导体薄板制成的透镜板在同一平面按一定间距平行并列组成,透镜板排平面相邻两块透镜板侧向之间的间隙为透镜口,平行并列两排透镜板排连同前后端阻流装置围成的空间为收尘室单元,相邻两个收尘室单元之间的区域为烟气通道。
透镜阴极中的阴极线以一定距离平行排列组成阴极框,垂直吊挂在烟气通道空间内与透镜极板平面平行的中线位置;透镜阳极悬挂于收尘室单元透镜口内的中心点;每根透镜阴极和透镜阳极都正对透镜口,空间位置与透镜极板平面正交。
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常规电场沿烟气流动方向之前、之后或相邻的常规电场之间增设透镜电场,通过常规电场和透镜电场的重复组合,使烟气中的粉尘反复被荷电、碰撞凝聚并捕集,达到在原设备总体尺寸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其除尘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
附图中各标识表示:1.进气烟箱 2.壳体 3.透镜极板 4.透镜阴极
5.透镜阳极 6.阳极 7.阴极 8.出气烟箱。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在常规电场沿烟气流动方向之前和之后各有一个透镜电场。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开设有进气烟箱1和出气烟箱8的壳体2,在壳体2内交替配置有接地的板排式阳极6和与高压电源相连接的阴极7,阳极6与阴极7构成线板式常规电场,在线板式常规电场沿烟气流动方向之前或之后还配置有由透镜极板3,透镜阴极4和透镜阳极5构成的透镜电场。
透镜极板3为接地极,透镜阴极4接负高压,透镜阳极5接正高压。
所述透镜极板3由透镜板排平行构成,透镜板排由多块长条导体薄板制成的透镜板在同一平面按一定间距平行并列组成,透镜板排平面相邻两块透镜板侧向之间的间隙为透镜口,平行并列两排透镜板排连同前后端阻流装置围成的空间为收尘室单元,相邻两个收尘室单元之间的区域为烟气通道。
所述透镜阴极4中的阴极线以一定距离平行排列组成阴极框,垂直吊挂在烟气通道空间内与透镜极板平面平行的中线位置;透镜阳极5悬挂于收尘室单元透镜口内的中心点;每根透镜阴极4和透镜阳极5都正对透镜口,空间位置与透镜极板3平面正交。
图2所示是透镜电场设置在常规电场沿烟气流动方向之后。
图3所示透镜电场设置在常规电场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东源环保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东源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95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料电池堆主流道设计的方法及其燃料电池堆结构
- 下一篇:银行数据自动获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