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多锅高效炉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09140.4 | 申请日: | 201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43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薛绍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绍富 |
主分类号: | F24B1/08 | 分类号: | F24B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700 江苏省盐城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高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生活煤作为燃料的多锅串联高效炉具,尤其涉及一种多锅串联高效炉具的加热保温结构,特别适用于汤内食品的煮制,属于节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用于诸如:餐饮排档、风味小吃摊点、面馆、馄饨馆以及其它利用生活煤作为主要燃料煮制汤内食品的炉具,大多仅有炉膛而没有锅膛。煮制汤内食品时,将单个锅具的底面直接放置在炉具的炉膛之上,而锅具的侧面则只能全部裸露在大气中。这样的炉具结构简单原始,燃料发生出的能量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其热效率较低;再则由于锅具缺少有效的保温设施,导致锅内的热能散发造成二次能源浪费。因此这种炉具属于高能耗、低效率炉具,其不能适应当今节能、降耗的理然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餐饮炉具高能耗、低效率的弱点,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多锅高效炉,以实现节能、降耗之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施:它包括一炉具面板,其上依次开有多个能够放入锅具的孔;每个孔的上部都设有锅膛,在第一个孔的下部设一主炉膛,其余孔的下部对应设有辅炉膛;锅膛内壁圈围锅具,主炉膛的出火口依序通过辅炉膛进入排烟管;所述锅具上口设有法兰边,每只锅具上口法兰边与炉具面板之间设有一密封圈,密封圈上方支撑着锅具的上口法兰边,下方置于炉具对应孔的面板上;所述密封圈对称的设有两只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锅膛的内壁圈围锅具;所述密封圈的上面与锅具的上口法兰边之间紧贴,下面与炉具面板之间紧贴;所述密封圈上设有把手。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将炉膛的出火口与锅膛、锅具、出烟管之间相互贯通,其目的在于使炉膛中的燃料所产生的热能在排出炉膛的过程中进一步吸收。本实用新型中锅膛的内壁圈围锅具,使锅具最大面积吸收热量,达到节能、降耗之目的。
本实用新型具有热效率高、节能达50%的显著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在附图1中:1炉具面板、2锅膛、3炉膛、4保温层、5炉条、6鼓风机、7出烟管、8、10、11锅具、9辅炉膛、12密封圈、13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在炉具面板1上依次开凿能够放入锅具的三个孔,且使开凿的孔径略大于锅的直径;将锅镗2的内壁形状制成能够圈围锅具11、10、8的筒状,在锅具11的锅膛2下方设置主炉膛3,主炉膛3的出火口一部分与锅膛2相贯通、一部分与辅炉膛9相贯通,主炉膛3的底部设有多根炉条5,其用于放置煤块,鼓风机6的进风口设置在炉条5的下方;在锅膛2、主炉膛3、辅炉膛9的四周填充保温材料形成保温层4。密封圈12的内径与锅具11、10、8侧壁的外径紧配,再在密封圈12的外侧对称地焊接把手13。将密封圈12分别从锅具11、10、8的底部套入至锅具11、10、8的开口法兰边部,并使密封圈12的上端面与锅具11、10、8的法兰边底面密贴。使用时,从炉具面板1的孔部分别放入锅具11、10、8,且使密封圈12与炉具面板1的上面紧贴,其实际状态是:炉具面板1承载着锅具11、10、8的整个重量。炉具工作时,在主炉膛3内加入煤块,点火并开启鼓风机6,所产生出的热能直冲具锅11的底部,因此具锅11为主要煮制锅具,沿出烟管7方向的火苗及热气体中的热量依序被锅具10、8逐级吸收,然后从出烟管7排出,在此通路中,锅具11、10、8得到了同时加热,实现了热能的充分吸收。本实用新型将主炉膛3的出火口与锅膛2、锅具11、10、8、出烟管7的出口之间设置成一个充分吸热保温的通道,使主炉膛3中的燃料所释放出的热量绝大部分滞留在锅膛内,从而使热能量大限度地被锅具吸收,实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绍富,未经薛绍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91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双层炉膛的集热节能燃气灶
- 下一篇:锅炉播煤风导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