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绝缘操作杆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09018.7 | 申请日: | 201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6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腊国强;吴学安;张亚磊;杨军;梁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供电公司配电中心 |
主分类号: | H02G1/00 | 分类号: | H02G1/00;H01B17/5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 |
地址: | 443000 湖北省宜昌***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 操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绝缘操作杆。
背景技术
在配网系统日常运行、维护工作中,绝缘操作杆是使用广泛的基本绝缘安全工具之一。城区配变高压引下线全部采用带电线夹加引流环连接形式。现有的绝缘操作杆由绝缘杆和操作头组成,操作头成“7”字形,操作头的下端与绝缘杆的上端固定。更换高压下线、绝缘子、高压保险等工作,需使用绝缘操作杆解、挂带电线夹,操作时带电线夹经常脱落,有形成相间短路或单相接地的安全隐患,并造成解、挂带电线夹时间长,影响配变停送电时间;主要原因在于绝缘操作杆的操作头与带电线夹配合不好。针对这一安全隐患,急需对绝缘操作杆进行改进,以提高绝缘操作杆稳定性,缩短配变停送电时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定性好的绝缘操作杆。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绝缘操作杆,它包括绝缘杆和操作头,操作头的下端与绝缘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操作头包括固定杆和第一齿头,第一齿头的一端与固定杆的上部固定,第一齿头与固定杆垂直;其特征在于:操作头的固定杆的顶端焊接一U型杆,U型杆的一端为第二齿头,U型杆的一端为第三齿头,第一齿头位于第二齿头与第三齿头之间的下方。
所述的第一齿头的内侧固定有第一阻挡环,第二齿头的内侧固定有第二阻挡环,第三齿头的内侧固定有第三阻挡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现有的单齿头改为三齿头。本实用新型采用3个齿头,缩小绝缘操作杆的操作头与带电线夹孔洞之间的活动范围,绝缘操作杆的操作头与带电线夹配合完好,提高了绝缘操作杆稳定性,可缩短配变停送电时间。
通过改进后的绝缘操作杆在解、挂带电线夹时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可一次性挂线夹成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1-绝缘杆,2-操作头,3-第一齿头,4-第二齿头,5-第三齿头,6-第一阻挡环,7-第二阻挡环,8-第三阻挡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绝缘操作杆,它包括绝缘杆1和操作头2,操作头2的下端与绝缘杆1的上端固定连接;操作头2包括固定杆和第一齿头3,第一齿头3的一端与固定杆的上部固定(如焊接,或为一体结构;固定杆的下端固定在绝缘杆1的上端上),第一齿头3与固定杆垂直;操作头2的固定杆的顶端焊接一U型杆,U型杆的一端为第二齿头4,U型杆的一端为第三齿头5,第一齿头3位于第二齿头4与第三齿头5之间的下方。
所述的第一齿头3的内侧固定有第一阻挡环6(靠近固定杆的一端为内侧),第二齿头4的内侧固定有第二阻挡环7,第三齿头5的内侧固定有第三阻挡环8。
操作时,绝缘操作杆的第一齿头3(原单齿头)插入带电线夹下部挂环,此时线夹的紧固螺杆正好处于U型杆内,受到U型杆的阻挡限制,将线夹的转动范围控制在10度以内,U型杆还给线夹提供了阻挡支撑,增加了其稳定性,并使线夹始终处于竖立状态,便于作业人员挂接。
将绝缘操作杆的第一齿头3(原单齿头)保留内侧有0.9CM的宽度,用J-30绝缘胶带缠绕出一个厚度2mm的阻挡环,起到增强摩擦力和保持竖直的目的,而且保持带电线夹的下挂环进出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供电公司配电中心,未经宜昌供电公司配电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90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交联聚乙烯电缆绝缘修复液注入适配器
- 下一篇:抽屉式断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