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小线径的导线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02317.8 | 申请日: | 2011-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2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吴素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素文 |
主分类号: | H01R4/38 | 分类号: | H01R4/38;H01R4/4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何本谦 |
地址: | 51062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小 导线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线连接器,特别是一种适用于电力系统线径差别较大的大小线径的导线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可调式导线线夹”(ZL200820047255.3)介绍了一种改进的导线连接器。该可调式导线线夹包括有一个两侧设有内圆弧翻边的下夹板,两块外侧设有内凹圆弧面的上夹板以及紧固螺栓,其特征在于还有一个调节杆,在调节杆内沿纵向单侧开有一条阶梯式燕尾槽,其阶梯至少不少于两个,其中一个上夹板的内侧以其内凹槽与调节杆套接,另一个上夹板以其内侧的燕尾板与调节杆的燕尾槽配合与调节杆连接在一起。虽然该导线线夹可解决不同线径的导线的连接问题,但对于线径差别较大,尤其是电缆与截面积小于10平方毫米的导线连接却难以实现。因此,现有技术的做法是采用绝缘胶带将大小线径的导线捆扎在一起来解决其连接问题,但问题是时间一长,绝缘胶带会变松脱落,导致导线接触不良,产生发热,甚至烧线或触电事故发生。迄今为止,对于如何克服上述缺陷,现有技术还没有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已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大小线径的导线连接器,该连接器可以使线径差别较大的导线连接十分牢固、安全,而且使用十分方便。
上述任务是以这样的方式实现的:一种大小线径的导线连接器,包括有下夹板、第一上夹板、第二上夹板和紧固螺栓,其改进之处是:第二上夹板的外侧为一个与下夹板内圆弧翻边接合的圆柱面,第一上夹板的内侧以其缺口的圆筒体与第二上夹板内侧的圆柱面套接,并通过紧固螺栓穿过下夹板的长圆孔、第一上夹板和第二上夹板的凹槽与螺母连接将第一上夹板、第二上夹板以及下夹板连接在一起,在下夹板与第二上夹板接触的内圆弧翻边中间横向开有两个导线通孔,在第二上夹板外侧开有两条与导线通孔连通的斜槽,在第二上夹板的底面开有两条与斜槽连通的夹线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采取如下措施进一步完善:
在所述的第一上夹板内侧的缺口圆筒体的顶端设有一个平台,使之与垫圈有较大的接触面,在紧固后能有效防止转动,保证导线连结的牢固性。
开有导线通孔的下夹板内圆弧翻边的厚度以大于下夹板底板厚度8~15%为合适,以提高该处的抗弯强度,避免该处因开了导线通孔降低了强度,容易导致折裂的事故发生。
在所述的夹线槽内最好设有若干个凸牙,在下夹板对应的上表面设有与凸牙交错的凸棱,以提高夹持性。
在下夹板正对第一夹板一侧的内圆弧面上横面设有若干条齿形条纹,以增加线夹与导线的摩擦力,使导线不容易脱落,获得良好的导电性。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使用的:先将线径较粗的导线或电缆置于第一上夹板外侧与下夹板内圆弧翻边之间的空间内,再将线径很少的导线穿过下夹板内圆弧翻边的导线通孔,沿着第二上夹板的斜槽进入夹线槽内,然后将紧固螺栓穿过下夹板的长圆孔、第一上夹板和第二上夹板凹槽,再套上垫圈,弹簧垫圈最后通过螺母将第一上夹板、第二上夹板和下夹板紧固便可将线径粗细的两根导线紧紧地夹持在一起。
经上述改进,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能有效地解决线径粗的电缆与截面积小至1.5平方毫米的细导线的连接问题,大大提高了线夹的适应性。
2.该导线连接器具有良好的紧固性好,使用安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大小线径的导线连接器局部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图3为图1的B向视图。
图4为第二上夹板(3)的仰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图3所示,一种大小线径的导线连接器,包括有下夹板1,第一上夹板2、第二上夹板3和紧固螺栓4,其特征是:第二上夹板3的外侧为一个与下夹板1内圆弧翻边接合的圆柱面,第一上夹板2的内侧以其缺口的圆筒体与第二上夹板3内侧的圆柱面套接,并通过紧固螺栓4穿过下夹板1中心的长圆孔、第一上夹板2和第二上夹板3的凹槽与螺母7连接将下夹板1、第一上夹板2、第二上夹板3连接在一起与已有技术一样在螺母7的下面还安装有弹簧垫圈5和垫圈6。如图3所示,下夹板1与第二上夹板3外侧接合的内圆弧翻边中间横向开有两个导线通孔8,在第二上夹板3外侧开有两条与导线通孔8连通的斜槽9,在第二上夹板3的底面开有两条与斜槽9连通的夹线槽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素文,未经吴素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23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