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药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01980.6 | 申请日: | 201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6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刘祥华;彭勋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乐福地医药包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1/20 | 分类号: | A61J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 |
地址: | 421001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药包装,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混药接头。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大输液软袋包装的结构示意图,以大输液软袋包装和西林瓶包装的抗生素类药混合使用为例,使用时,配药时一般用注谢器将西林瓶内药液抽出,并通过刺穿组合盖31’的配药胶塞后注入大输液软袋包装中,这一过程费时费力,而且还要增加注谢器的成本;同时,注射器反复刺穿西林瓶及大输液包装的配药胶塞,不仅易产生橡胶屑,而且针头与空气接触后又与药液接触,这些因素均使药液受到污染,从而造成用药安全问题。另外,配药与输液不是同时进行,配完药的空瓶与输液袋分离,易出现用错药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混药接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混药过程复杂,混药过程中药液易受污染,同时因配药与输液不是同时进行而易用错药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药接头,包括:套筒部,包括朝向第一端的第一连接部和朝向第二端的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具有内螺纹;穿刺针头,沿纵向设置在套筒部中,具有延伸到第一连接部中的第一针头端,延伸到第二连接部中的第二针头端,以及贯通第一针头端和第二针头端的中间通道部。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为第一套筒部,第二连接部为第二套筒部,第一套筒部和第二套筒部之间具有用于固定穿刺针头并将第一套筒部和第二套筒部的内部空间分隔开的中间隔壁。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混药接头还包括保护套筒,为弹性套筒,包裹在对应第二套筒部的穿刺针头外。
进一步地,第一套筒部的内表面具有多个沿圆周分布的块状的止挡凸起。
进一步地,第一针头端设置在第一套筒部的腔体内。
进一步地,第二针头端突出于第二套筒部。
进一步地,第二针头端具有通药口;通药口的下端面突出于第二套筒部的下端面。
进一步地,通药口为方形孔,且通药口的下端面距第二套筒部的下端面之间的距离h大于2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混药接头通过第一连接部与配药瓶连接,第二连接部利用其内螺纹与输液包装连接,利用穿刺针头的第一端穿透配药瓶的胶塞,利用穿刺针头的第二端穿透输液包装的配药胶塞,并通过中间通道部使配药瓶和输液包装进行混药,从而实现配药过程简单,方便、安全,避免药液受到污染。同时第二连接部的内螺纹可与输液包装的组合盖相连,使配完药后的空瓶通过混药接头与输液包装连接在一起,这样输液时就清楚的知道大输液内配了什么药,从而避免用错药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大输液软袋包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混药接头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中的混药接头与输液包装及配药瓶的使用状态图;
图4示出了图3的输液包装的组合盖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的组合盖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结合参见图2至图3,图2示出了混药接头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混药接头1包括:套筒部10,包括朝向第一端的第一连接部11和朝向第二端的第二连接部12;第二连接部12具有内螺纹121;穿刺针头20,沿纵向设置在套筒部10中,具有延伸到第一连接部11中的第一针头端,延伸到第二连接部12中的第二针头端,以及贯通第一针头端和第二针头端的中间通道部。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混药接头1通过第一连接部11与配药瓶6连接,第二连接部12利用其内螺纹121与输液包装3连接,利用穿刺针头20的第一端穿透配药瓶6的胶塞,利用穿刺针头20的第二端穿透输液包装3的配药胶塞,并通过中间通道部使配药瓶6和输液包装3进行混药,从而实现配药过程简单,方便、安全,避免药液受到污染。同时第二连接部12的内螺纹121可与输液包装3的组合盖31相连,使配完药后的空瓶通过混药接头1与输液包装3连接在一起,这样输液时就清楚的知道大输液内配了什么药,从而避免用错药的情况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乐福地医药包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乐福地医药包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19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乳罩式婴儿喂奶器
- 下一篇:粉-液双腔室输液袋粉腔铝膜保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