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丝自动锁付治具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01363.6 | 申请日: | 201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5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强;聂大华;温永涛;宋伟峰;屈白海;彭宪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6 | 分类号: | B23P19/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杨宏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丝 自动 锁付治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部件使用微型螺丝锁紧的组立类产品领域,更具体的说,改进涉及的是一种螺丝自动锁付治具。
背景技术
在手机、MP3或MP4等产品的部件组立中应用螺钉锁定紧固的情况下,普遍采用手持电批,大都以磁力吸取的方式进行人工锁付。
但是,对于长度在5~10mm的微型螺钉M1.2~M1.6而言,手持电批会导致螺钉头与电批头难以完全相啮合,容易出现磁吸不起螺钉需重复吸取、螺钉取偏或螺钉脱离电批头的现象,据不完全统计,这几种现象的出错率甚至高达35%;而且螺钉的头部亦会因电批头的划伤而影响产品外观。
因此,现有技术尚有待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丝自动锁付治具,可减少使用手持电批产生的螺钉头与电批头难以完全相啮合,容易出现磁吸不起螺钉需重复吸取、螺钉取偏或螺钉脱离电批头等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螺丝自动锁付治具,其中:包括桁架、滑台、辅助台和真空吸着器;滑台和辅助台均滑动连接在桁架上;真空吸着器设置在滑台上;在滑台和辅助台之间设置有一级缓冲件;在真空吸着器中设置有五阶多级密封件。
所述的螺丝自动锁付治具,其中:真空吸着器包括连接底座、连接扣座、定位导筒、导筒和铜嘴;在定位导筒与连接底座之间设置有一阶内孔密封圈;在连接底座与连接扣座之间设置有二阶外孔密封圈;在真空吸管螺孔处设置有三阶真空吸管密封圈;在铜嘴与导筒之间设置有四阶铜嘴密封圈;在导筒与定位导筒之间设置有五阶导筒密封圈。
所述的螺丝自动锁付治具,其中:在真空吸着器中设置有二级缓冲件。
所述的螺丝自动锁付治具,其中:在桁架上设置有直线导轨;滑台和辅助台与直线导轨滑动连接。
所述的螺丝自动锁付治具,其中:在真空吸着器上设置有扭力调整机构。
所述的螺丝自动锁付治具,其中:在桁架上设置有丝杠;在辅助台上设置有适配丝杠的螺母。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螺丝自动锁付治具,由于采用了具有五阶多级密封的真空吸着器,提高了真空吸着器内部真空负压的强度,通过真空强负压吸附螺钉,并依靠电批头的高速旋转进行自动校正对中,使电批头完全嵌入啮合螺钉头内,以保证拧紧动作的有效性,从而大幅减少了使用手持电批产生的螺钉头与电批头难以完全相啮合,容易出现磁吸不起螺钉需重复吸取、螺钉取偏或螺钉脱离电批头等现象,提高了锁付的质量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螺丝自动锁付治具整体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螺丝自动锁付治具中真空吸着器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螺丝自动锁付治具,其具体实施方式之一,可用于螺钉自动锁付机上,以自动锁付部件使用长度在5~10mm的微型螺钉M1.2~M1.6的手机、MP3或MP4等组立产品;如图1所示,该螺丝自动锁付治具包括桁架100、滑台120、辅助台130和真空吸着器200;滑台120滑动连接在桁架100上;辅助台130也滑动连接在桁架100上;真空吸着器200设置在滑台120上;在滑台120和辅助台130之间设置有一级缓冲件;其中,在真空吸着器200中设置有五阶多级密封件。
与现有技术中的手持电批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螺丝自动锁付治具,由于采用了具有五阶多级密封的真空吸着器200,提高了真空吸着器200内部真空负压的强度,通过真空强负压吸附螺钉,并依靠电批头的高速旋转进行自动校正对中,使电批头完全嵌入啮合螺钉头内,以保证拧紧动作的有效性,从而大幅减少了使用手持电批产生的螺钉头与电批头难以完全相啮合,容易出现磁吸不起螺钉需重复吸取、螺钉取偏或螺钉脱离电批头等现象,提高了锁付的质量和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13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