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桥面铺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00049.6 | 申请日: | 201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1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王民;薛昕;胡德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智翔铺道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12 | 分类号: | E01D19/1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周韶红 |
地址: | 400061***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面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路面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钢桥面铺装结构。
背景技术
防水粘结层是钢桥面铺装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防水粘结层与钢桥面板和沥青混凝土的良好结合,是钢桥面铺装结构整体性及变形协调性的重要保证。
现有的防水粘结层由防锈底涂层、甲基丙烯酸树脂防水层和胶粘剂三部分组成,该防水粘结层虽然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和较好的层间结合力,但是,由于钢桥面板属于柔性结构,在车辆荷载的作用下会产生较大的变形,因此,导致钢桥面铺装结构薄弱环节间产生很大的剪切应变,同时,由于钢桥面板、防水粘结层和沥青混凝土的模量各不相同,在温度变化的时候,也会有不同的温缩变形,使铺装层间产生剪切应变,在这些剪切应变的作用下,铺装层间的粘接力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造成铺装层产生脱层现象,最后导致钢桥面铺装层的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剪切能力强的钢桥面铺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钢桥面铺装结构,包括设在钢桥面板与沥青混凝土层之间的防水粘结层,所述防水粘结层包括防锈底涂层、甲基丙烯酸树脂防水层和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基丙烯酸树脂防水层上面撒布有非金属颗粒且其一部分嵌入甲基丙烯酸树脂防水层,另一部分嵌入沥青混凝土层。
为了提高上述铺装结构的整体性,上述甲基丙烯酸树脂防水层和非金属颗粒上涂刷有胶粘剂。
上述非金属颗粒可以为任意规格的碎石或塑料,优选为1-5mm的碎石或/和塑料。
为了保证铺装结构的粘接强度和剪切强度,上述非金属颗粒的布撒量为钢桥面面积的30-50%。
上述钢桥面铺装结构的施工工艺为:在钢桥面板上喷涂甲基丙烯酸树脂后,立即均匀撒布碎石、塑料,待甲基丙烯酸树脂硬化后,在甲基丙烯酸树脂和非金属颗粒上涂刷胶粘剂,再摊铺浇筑式沥青混凝土。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甲基丙烯酸树脂防水层上撒布非金属颗粒且其一部分嵌入甲基丙烯酸树脂防水层,另一部分嵌入沥青混凝土层,使钢桥面铺装层在25℃下的抗剪切强度提高30-50%,在60℃下的抗剪切强度提高80-120%,大幅度提高了钢桥面铺装层的抗剪切强度,而且温度越高,抗剪切效果越明显。
(2)本实用新型铺装层间的粘接强度与现有铺装层间的粘接强度持平,同时,由于非金属颗粒一部分嵌入甲基丙烯酸树脂防水层,而另一部分嵌入沥青混凝土层,因此提高了钢桥面铺装结构的整体性。
(3)本实用新型不需要改变现有的施工条件,施工便捷,碎石、塑料易得,且价格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附图1,一种钢桥面铺装结构,包括钢桥面板1与沥青混凝土6之间的防锈底涂层2、甲基丙烯酸树脂防水层3和胶粘剂5,甲基丙烯酸树脂防水层3上面撒布有2.36~4.75mm的非金属颗粒4碎石、塑料且涂有胶粘剂5,碎石、塑料的一部分嵌入甲基丙烯酸树脂防水层3,另一部分嵌入沥青混凝土层6。
非金属颗粒4也可以为其它非金属材料,不止碎石、塑料这两种。
施工工艺为:钢桥面板1经过钢板喷砂除锈后,滚涂防锈底涂层2,待其干燥后,喷涂甲基丙烯酸树脂防水层3,均匀撒布2.36~4.75mm粒径的非金属颗粒4碎石、塑料,碎石、塑料利用自重自行沉降,嵌入甲基丙烯酸树脂防水层3一定深度,待甲基丙烯酸防水层3硬化,涂刷胶粘剂5,然后摊铺浇筑式沥青混凝土6。
本实施例技术指标及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本实施例与现有技术抗剪性能比较见表2。
表1 本实施例相关技术指标及测试结果
表2 本实施例与现有技术抗剪性能比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智翔铺道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智翔铺道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00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