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触发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99999.1 | 申请日: | 201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99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袁勇;柳献;黄永杰;贺志龙;艾青;姚旭鹏;范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吴林松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发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地铁隧道结构表观检测轨道车的检测车触发定位装置,属于土木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地铁隧道营运时间的增长,地铁隧道结构中出现的状况也与日俱增。在对地铁隧道结构中出现的各种状况的现象进行维修的同时,相关部门也意识到必须对地铁隧道结构进行的日常维护和检测。
在这样的需求下,相关部门开始组织人员对地铁隧道结构进行定期的日常检测,经过一段时间的经验积累总结后,相关部门意识到人工检测的种种弊端,必须依靠研发特制的地铁隧道结构检测车来取代人工检测,才能更好的完成地铁隧道结构检测的目标。
针对此,发明人设计了一种触发定位装置,适用于地铁隧道结构检测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发定位装置,适用于地铁隧道结构检测车,其可充当开关,启动检测车进行检测,记录检测车工作的起止点。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触发定位装置,用于地铁隧道结构检测车,其包括红外触发装置、第一反光镜片和第二反光镜片,红外触发装置安装于地铁隧道结构检测车上,第一反光镜片置于地铁隧道检测区段的初始位置处的管片上,第二反光镜片置于地铁隧道检测区段的终止位置处的管片上。
所述红外触发装置与计算机连通,向计算机传输信号控制地铁隧道结构检测车启动及停止,且计算机记录该初始位置和终止位置。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发明保证在开展地铁隧道结构检测工作,对各个区间段进行结构检测时,定位下每段区间段每次检测的起始点和终止点。对区间进行第二次检测时,能定位相同的起始点和终止点进行结构检测,保证前后两次检测的影像资料能一一对应,方便后期对比分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触发定位装置工作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触发定位装置,包括红外触发装置1和反光镜片2,红外触发装置1置于地铁隧道结构检测车上,反光镜片2为两块,其中一块置于地铁隧道检测区段的初始位置处的管片上,另一块则置于地铁隧道检测区段的终止位置处的管片上。
如图1所示,地铁结构检测车工作时,打开红外触发装置1发射红外光线,红外光线照到安装于初始位置处的反光镜片2后反射回触发装置1,红外触发装置1接收到反射回来的红外光线后输出信号给计算机3,启动地铁隧道结构检测车开始工作,同时记下本次隧道结构监测的起始点。
地铁结构检测车工作时,红外触发装置1始终发射红外光线,隧道检测完毕后,红外触发装置1发射出的红外光线会照射到安装于终止位置的反光镜片2上,反光镜片2将红外触发装置1发射的红外光线反射回去,红外触发装置1接收到反射回来的红外光线后向计算机3输出信号,控制地铁隧道结构检测车停止工作并记录下本次检测的终止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触发定位装置在工作时,红外触发装置1触发检测车开始和停止工作,起到开关的作用,也能通过红外触发装置1定位的起始点和终止点来定位每次检测工作的起始点和终止点。保证每个区间段每次检测的长度一致,范围一致,方便日后基于已有的检测资料对同一区间进行依时间线的分析,掌握隧道衬砌结构随时间增长的变化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触发定位装置,通过定位控制检测的内容和范围,保证在隧道结构检测工作中,同一区间不同次检测时的检测的内容保持一致,同一编号的照片中的衬砌结构和现象在照片中的位置一致,以便基于照片进行后续的比对工作,找出新生的病害现象和既有现象的变化发展规律。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对于本实用新型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99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滤网空心螺栓
- 下一篇:井下便携式无线多功能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