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钢带的酸洗槽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99655.0 | 申请日: | 201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11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吴远东;陈鹏水;黄国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金锋钢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G3/02 | 分类号: | C23G3/02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娄烨明 |
地址: | 3623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酸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材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用于钢带的酸洗槽。
背景技术
目前,中小型冷轧钢带企业,钢带酸洗槽内酸液加热基本上,采用两种方法:
①蒸汽直接加热方法。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蒸汽冷凝水不断稀释酸液浓度,影响钢带酸洗质量。
②石墨热交换器间接加热方法。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石墨热交换器容易受损,维修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性能可靠、质量保证、维修方便、节能环保、实用的新型的用于钢带的酸洗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用于钢带的酸洗槽,包括槽体1、密封罩2、加热管束3、防腐保护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体1安装于混凝土基础5上;所述的槽体1上设有密封槽14,所述的密封罩2放置于密封槽14上;所述的加热管束3,设于槽体1内;所述的防腐保护层4,设于混凝土基础5的外侧。
所述的槽体1内设置隔板12;所述的隔板12将槽体1内分为钢带运行区11、加热管束区13,所述的加热管束3设于加热管束区13内;
所述的加热管束3,利用槽形定位块31设在加热管束区13内。
所述的防腐保护层4,包括保护墙42、防腐层43、外防腐层41;保护墙42设在混凝土基础5外面两侧;防腐层43设在混凝土基础5与保护墙42之间;外防腐层41设在保护墙42、防腐层43、混凝土基础5、槽体1的外表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槽体1、隔板12、槽形定位块31,都采用耐酸石料制作,经久耐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热管束3,该结构采用聚四氟乙烯毛细管,节能高效,维修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性能可靠、质量保证、维修方便、节能环保、实用的新型的用于钢带的酸洗槽。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钢带的酸洗槽,包括槽体1、密封罩2、加热管束3、防腐保护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体1安装于混凝土基础5上;所述的槽体1上设有密封槽14,所述的密封罩2放置于密封槽14上;所述的加热管束3,设于槽体1内;所述的防腐保护层4,设于混凝土基础5的外侧。
所述的槽体1内设置隔板12;所述的隔板12将槽体1内分为钢带运行区11、加热管束区13,所述的加热管束3设于加热管束区13内;
所述的加热管束3,利用槽形定位块31设在加热管束区13内。
所述的防腐保护层4,包括保护墙42、防腐层43、外防腐层41;保护墙42设在混凝土基础5外面两侧;防腐层43设在混凝土基础5与保护墙42之间;外防腐层41设在保护墙42、防腐层43、混凝土基础5、槽体1的外表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槽体1、隔板12、槽形定位块31,都采用耐酸石料制作,经久耐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热管束3,在钢带酸洗过程中,管束内输送饱和蒸汽,与管束外的酸液进行热交换,使酸液升温或者保持在酸洗工艺要求的温度范围;所述的加热管束3的结构由聚四氟乙烯毛细管组成,所以本实用新型节能高效,维修方便,经济实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热管束3,在钢带酸洗过程中,始终与运行的酸洗钢带一起,被浸泡在槽体1的酸液内;一则,由于槽体1内被隔板12分开为钢带运行区11及加热管束区13;二则,加热管束3被槽形定位块31,压在加热管束区13内,限制浮移范围。所以,既能使槽内酸液相互流动进行热交换,又能使钢带运行,加热管束3不被损坏。
本实用新型,在钢带酸洗过程中,槽体1上的密封槽14与密封罩2之间采用加水密封,以避免酸雾外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金锋钢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金锋钢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96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用油包装方法及食用油营养套装
- 下一篇:两端收缩式轮胎快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