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缆伸缩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97368.6 | 申请日: | 201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9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金永祥;吴正松;何真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久隆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1/00 | 分类号: | H02G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林君如 |
地址: | 20012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伸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缆伸缩弧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及区域定位的细化,国内对近海岛屿的开发利用日渐升温、愈加重视。全国多个海岛已被辟为造船基地、发电基地、燃气中转站、港口码头等,其中不乏有上海的长兴岛造船基地、小洋山岛港口基地等。为配合这些基地的筹建以及解决长期的物资运输问题,地方政府也往往乐于兴建桥梁以连接诸海岛与大陆。这就为解决长期困挠海岛的电力输送问题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较于海底电缆模式,利用市政桥梁敷设长距离电力电缆,可突破无大截面海缆造成的输送容量限制。同时桥梁上可采用常规电缆取代较为昂贵的海底电缆,具有很高的经济性。通过大桥敷设电力电缆,也为日后电缆检修和维护提供通道,大大提高了电缆运行的可靠性。
220kV崇明联网工程从220kV洲海站敷设2回220kV电缆线路至崇明岛的220kV陈家镇站,并开断环入位于长兴岛上的220kV长兴站。通过详细的调研、分析、比较,工程确定采用在建的沪崇苏大通道路径方案,以隧道方式穿越长江南港水域,以桥梁方式跨越长江北港水域,全线长度约37km,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桥隧工程,同时也是我国国内首例220kV电压等级的电力电缆跨桥工程。
但是,温度及负载的变化会引起桥梁材料的热胀冷缩,当约束条件下温度或受力变形引起的应力足够大时,会引起桥梁拱起、裂缝等,影响了桥梁的寿命。因此在实际施工中,通常采用设置桥梁伸缩缝的方法来吸收变形量。伸缩缝的主要作用是跨接桥梁结构中车道和人行道处的位移间隙。
桥梁由于受到温度的变化、车辆的通行、风、地震等的动载荷的影响,在桥梁的两端产生伸缩和折角。对于吊桥、斜拉桥等软结构大长度桥梁,要同时考虑这两种因素;而对于铁桥、混凝土桥等硬结构小型桥梁,由于折角变化不大,可忽略不计,故只考虑长度方向的伸缩变化。既然有了这些变化,就需要针对伸缩和折角造成的影响,对敷设在桥梁上的电缆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消除或最大程度地降低伸缩和折角变化对电缆造成的不利影响。现代桥梁一般采用混凝土或钢结构,桥梁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温度变化、湿度变化及负载变化都将导致桥梁结构发生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大大提高了可靠性的电缆伸缩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缆伸缩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夹具、导轨、电缆及滑板,所述的夹具卡设在电缆上,所述的电缆经导轨连接其一侧的夹具,该电缆设置为拱桥状结构,所述的滑板设在电缆的拱桥状结构处。
所述的夹具为能够旋转和沿着滑槽呈斜线移动的活动夹具。
所述的导轨下部设置无油滑动轴承或导轮。
所述的电缆设有4~8根。
所述的滑板设在电缆的拱桥状结构处设置的夹具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常规电缆取代较为昂贵的海底电缆,具有很高的经济性,通过大桥敷设电力电缆,也为日后电缆检修和维护提供通道,大大提高了电缆运行的可靠性,另外还可以能更好地应对桥梁伸缩幅度,使用寿命较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夹具、2为导轨、3为电缆、4为滑板、5为桥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电缆伸缩弧装置,其结构如图1所示,该装置设在桥面5上,包括夹具1、导轨2、电缆3及滑板4。夹具1为能够旋转和沿着滑槽呈斜线移动的活动夹具,卡设在电缆3上,导轨2设置在电缆3的一侧,导轨2的下部设置无油滑动轴承或导轮,从而可以适用于不同的情况,电缆3经导轨2连接其一侧的夹具1。电缆3设置为拱桥状结构,根据需要可以设置4~8根,本实施例中设置有6根,滑板4设在电缆3的拱桥状结构处设置的夹具1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预先留出足够长度的电缆,在满足电缆弯曲半径的条件下布置成形。当发生电缆伸长或收缩现象时,预留电缆变形后仍能满足电缆弯曲半径要求且虽经多次反复金属护套不开裂,从而实现对伸缩量的收缩。本实用新型在设置时需要考虑以下情况:
(1)敷设位置的特殊条件和受到空间上的制约,所以选定为在内部尽可能有余地的方向上设置最合适的大跨度伸缩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久隆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久隆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73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