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缺口大小孔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97167.6 | 申请日: | 201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2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钱才富;戴凌汉;孙海阳;徐鸿;范德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F9/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缺口 小孔 折流板 管壳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缺口大小孔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由于采用带缺口大小孔,从而将普通弓形折流板换热器壳程的流体由穿过管束的横流改变为由沿管束的纵流和穿过管束的横流所构成的混流。
背景技术
管壳式换热器具有可靠性高、适应性、设计、制造和使用简单等优点,广泛的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环保等工业领域。管壳式换热器通常由管箱、管板、壳体、折流板、换热管、拉杆、定距管及工艺接管等组成。其中折流板除在卧式换热器壳体内支撑管束外,还起到使流体按特定的通道流动,提高壳程流体的流速、增加湍流程度、改善传热特性的作用。根据换热器折流板的形状和使流体在换热器壳体中流动通道的形式,现有的换热器折流板有弓形折流板及螺旋折流板,普通的弓形折流板为平板式的,即圆形平板截成缺口弓形,垂直于换热器壳体和换热管轴线平行排放,使流体在壳体内沿轴线形成迂回流动,这种平板式的弓形折流板引起壳程流体流动速度分布不尽合理,“死区”较大,有效流通面积较小,流动阻力大。螺旋折流板是将多块折流板沿壳体轴线布置成近似螺旋面,使换热器壳程流体呈螺旋状连续流动。如中国专利200320106763.1公开的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由两块或四块扇形平板拼接成近似螺旋面,这类螺旋折流板虽然使流体流动形式最合理,但是比弓形折流板安装困难,加工成本高,精度难以保证,不利于工业标准化,且由多块扇形平板拼接的螺旋流道存在漏流,增加流体阻力。此外,中国专利ZL200920271102.1公开了本发明人提出的一种无缺口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本发明是对该专利的补充,目的是进一步降低壳程压力降,提高传热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目前普通弓形折流板换热器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带缺口大小孔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将普通弓形折流板换热器壳程的流体由穿过管束的横流改变为由沿管束的纵流和穿过管束的横流所构成的混流,以降低压力降,减小传热“死区”,提高传热效率,减缓管子振动和磨损。
本实用新型的带缺口大小孔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固定管板式、浮头式和U形管式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带缺口大小孔折流板管壳式固定管板换热器参见图1,包括筒体3,筒体3上两端分别开有壳程流体进口7和壳程流体出口12,筒体3两端有固定管板2,两管板外侧分别连接两个管箱1,两管箱1上分别开有管程流体进口13和出口8,筒体3中有换热管束6和带缺口的折流板4和5,折流板垂直于管轴并由拉杆11和定距管10沿轴向平行均布固定,拉杆11固定在管板2上,其特征在于,带缺口的折流板上分布有大小圆形管孔,任何一块折流板的大圆形管孔和小圆形管孔按照常规技术分布,且相邻两折流板大小圆形管孔依次交替分布,管束6穿过一组折流板的管孔,轴线平行的固定于管板之间。本实用新型的带缺口大小孔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工作时,一种流体走管程,另一种流体由壳程流体进口管进入壳体后,一部分流体从第一块(按流动方向)折流板上的大孔间隙穿过,另一部分流体横过管束,从折流板的缺口流过。以同样的方式穿过其它折流板,与管程流体完成热量交换,最后从壳程流体出口管流出。折流板上的小孔对换热管有支撑作用。
上述所述的缺口为弓形缺口。在现有技术中,筒体3一般安放在鞍座9上。本实用新型带缺口大小孔管壳式固定管板换热器中折流板上大小圆形管孔的分布可以是三角形的,例如图2、图3,也可以是正方形的。折流板小孔直径按换热器标准GB151设计,大孔直径根据换热管直径不同而不同,可比小孔直径大2-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71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面波浪板式脉动热管
- 下一篇:一种新型暖气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