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负压治疗附膜医用海绵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93844.7 | 申请日: | 201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0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莫瑞斯·托帕兹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以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7/00 | 分类号: | A61M27/00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 |
地址: | 030006 山西省太原***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医用 海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治疗软组织损伤和皮肤外伤的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对皮肤和软组织损伤,例如创伤、烧伤、褥疮和急、慢性溃疡等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方法大多采用对创伤部位外部敷药和清创或手术治疗,同时和内服消炎药或输液消炎等治疗方式相结合。上述的治疗方法见效较慢,容易合并感染等甚至更加严重的并发症。目前也有采用负压引流装置清理创伤的治疗方法,但负压密闭操作复杂繁琐,有些甚至需要通过缝合来固定海绵,密闭效果也不理想,达不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负压治疗附膜医用海绵,在治疗软组织创伤时与负压治疗引流装置配合使用,很容易清洁创伤表面,加速了创伤愈合。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负压治疗附膜医用海绵,包括海绵块和薄膜,在海绵块上贴附固定有同样形状并大小一致的薄膜,在海绵块和薄膜的表面设置有通孔。
海绵块和薄膜的形状相同,或是正方型,或是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治疗软组织创伤时与负压治疗引流装置配合使用,可将被清理的坏死物吸附在海绵上,将渗出液引流至体外,密闭性好,操作简单,很容易清洁创伤表面,促进组织肉芽组织生长,减少了抗生素使用,加速了创伤愈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负压治疗附膜医用海绵,包括海绵块和薄膜,在海绵块1上贴附固定有同样形状并大小一致的薄膜2,在海绵块1和薄膜2的表面设置有通孔3。
海绵块1和薄膜2的形状相同,可以是正方型,圆形或其它几何形状。
负压治疗吸附装置,包括吸盘、连接管和负压接头,连接管的一端固定有吸盘,在连接管的另一端固定有负压接头。
吸盘中间为凸起的圆弧状,在所述凸起圆弧上设置有吸孔,吸盘的边缘为环形片状并附有贴膜起到粘贴作用。
使用时,先将本实用新型负压治疗附膜医用海绵置于约等面积的创面上,薄膜2一侧向上,再将负压治疗吸附装置粘贴于海绵薄膜2上。本实用新型负压治疗附膜医用海绵的四周用常规方法用医用贴膜粘贴密封,与周边皮肤固定。
负压治疗吸附装置的吸盘孔与负压治疗附膜医用海绵的通孔3对接后粘贴固定,负压接头与医院的负压源或负压仪连接。当开启负压源后,负压值根据创伤程度由设备自动调整,压力控制在50-120mmHg之间,根据创面采用持续工作或间歇模式。这样将坏死组织和渗出液吸附在本实用新型负压治疗附膜医用海绵上和通过海绵小孔以及连接管路引流至体外。
负压治疗创伤的同时可以继续使用常规药物治疗和结合相关手术治疗,有效的缩短治疗时间,促进组织成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以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西以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38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