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冷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93834.3 | 申请日: | 201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7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冯卫军;张龙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大地和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48 | 代理人: | 孙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冷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技术,特别涉及水冷散热器的结构设计。
背景技术
在对空间及可靠性要求较高或者散热不好的电力驱动场合,普通风冷控制器由于体积较大、可靠性低或散热条件限制而无法满足使用要求,而水冷控制器体积比同等规格的风冷控制器更小、可靠性更高及散热条件更好更适合上述使用场合,例如电动汽车驱动用控制器。电机控制器内部的功率开关管一般安装在一大块散热板上,功率开关管损耗发出的热量首先传给散热板,再由散热板通过风扇或者冷却水散发出去。水冷散热板内部分布有循环水道,冷却液体从进水口入,从出水口出从而带走热量,散热效果大大提高。传统结构的散热板是把金属管弯成所需的形状后通过铸造的方法形成所需的水冷散热板,水冷散热板铸造成型后金属管在其内部便形成循环水道。上述结构的散热板工艺复杂,加工难度大,成品合格率低,不适合小批量生产的场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采用机械加工水道,水道与散热板为一体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工艺复杂、成品率低以及不适合小排量生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的散热器包括散热板体、在散热板体表面设置的进出水口以及设置在所述散热板体内并连通所述进出水口的水道,所述散热板体包括相互扣合的底板和盖板,所述水道为在所述底板上通过机械加工而成的。,所述底板与盖板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固定,底板上围绕所述水道设置有闭环的密封沟槽,所述底板与盖板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将水冷散热板分成两部分(水冷散热板本体及水冷散热板后盖)分别加工,然后用密封胶及螺钉组装在一起的方法,极大地简化水冷散热板的制作工艺,降低制造成本,特别适合小批量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水冷散热器底板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盖板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上述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由图1至图3中可知,这种水冷散热器包括散热板体10、在散热板体10表面设置的进出水口20以及设置在所述散热板体10内并连通所述进出水口20的水道30,所述散热板体10包括相互扣合的底板11和盖板12,所述水道30为在所述底板11上通过机械加工而成的。水冷散热器主要由底板11和盖板12两部分组成。本实用新型采用分体式的散热器结构,并且采用机械加工方法加工水道30,可以简化加工工艺,水道与散热板为一体,也避免管道与散热板之间出现间隙,影响散热效果,同时,本结构也适合小排量加工。
由图1中可知,底板11上围绕所述水道30设置有闭环的密封沟槽40,所述密封沟槽40内填充有密封件50,所述密封件50为橡胶密封圈或者是密封胶。
所述底板11与盖板12之间的安装方式可以采用紧固件连接固定。如果使用密封胶还可以直接利用密封胶粘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在水冷散热器本体上通过机械加工工艺形成所需弯曲水道、密封槽及进、出水口,进、出水口与水道贯通。密封槽内填入密封胶后将水冷散热板后盖通过螺钉与水冷散热板本体紧固在一起形成水冷散热板。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大地和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大地和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38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塑设备中料筒的节能加热器
- 下一篇:混合动力汽车用的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