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天然岩沥青提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93545.3 | 申请日: | 201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9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张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靖 |
主分类号: | C10C3/08 | 分类号: | C10C3/08;C10C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76 | 代理人: | 刘云贵;刘倞芳 |
地址: |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然 沥青 提纯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然岩沥青提纯设备,该设备适用于各种低纯度天然岩沥青的提纯和精化,拓宽天然岩沥青的应用领域,提高其利用率。
背景技术
天然沥青是石油在自然界各种物理、化学反应的作用下,经过千万年的沉淀而形成的一种天然产物,一般分为岩沥青、湖沥青和海底沥青三种。其中,湖沥青和海底沥青因为在湖底和海底逐渐形成,混有大量泥沙,杂质较多。天然岩沥青的纯度相对较高,但仍然含有灰尘等各种杂质。这就直接导致了没有经过提纯的天然岩沥青不能直接应用于诸如涂料等某些技术领域。再者,纯度较高的天然岩沥青价格相对较高。若直接购买高纯度的天然岩沥青进行产品研发,因其含杂率高,利用率低,造成实际成本相对较高。本天然岩沥青提纯炉通过对低纯度天然岩沥青的提纯,不仅能够拓宽天然岩沥青的应用领域,并且能够提高天然岩沥青的利用率,造成生产成本实际下降。此外,天然岩沥青经过提纯之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大幅降低,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环保节能能源加以利用。有鉴于此,高纯度的天然岩沥青不仅具备较好的经济价值,同时还衍生了重要的生态价值,与当今世界重视环境、关注人类生存环境的理念是一致的。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人对现有技术设备加以科学整合,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合理布局,有效联合,创造出体积小,效率高,节能环保的天然岩沥青提纯设备。本天然岩沥青提纯设备通过对低纯度天然岩沥青的提纯,改善天然岩沥青的 质量,从而扩大天然岩沥青的应用领域,提高天然岩沥青的利用率,进而达到节能环保、保护环境的目的。
设备先设一个溶解炉,将低纯度的天然岩沥青与一种中性溶剂(如亚甲基二氯)按规定比例填入,进行第一次溶解。溶解之后的天然岩沥青注入第二个溶解炉中,同时按规定比例注入饱和的碳氢化合物溶液,进行第二次溶解。经过两次溶解之后的液体进入分离仓,进行初步分离,获得副产品沥青烯,同时将分离出来的饱和碳氢化合物溶液回收,返回至第二溶解炉中循环利用。分离后的液体进一步进入混合室进行溶液回收,回收的亚甲基氯化物返回至第一溶解炉中循环利用,剩余物质经出料口排出,即是得到精化提炼的高纯度天然岩沥青。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天然岩沥青提纯设备,包括第一溶解系统、第二溶解系统、初步分离系统和混合分离系统。
第一溶解系统包括按规定比例自动加入低纯度天然岩沥青和一种中性溶剂外接口,用于溶解天然岩沥青和中性溶剂的第一溶解装置,另有将经过第一次溶解之后的溶液注入第二溶解系统之中的自动阀门。
第二溶解系统包括与第一溶解系统相连、接收第一次溶解后的溶液的自动阀门,用于按规定比例溶解第一次溶解后的天然岩沥青溶液和碳氢化合物溶剂的第二溶解装置,另有外接口,添加第二溶解所需的碳氢化合物溶剂。还包含自动阀门,将两次溶解之后的混合溶液注入初步分离系统中。
所述初步分离装置包括第三溶解装置,第一溶液回收装置和第二溶液回收装置。
初步分离系统包括与第二溶解系统相连、接收第二次溶解之后的溶液的自动阀门,用于分离沥青烯、软沥青、剩余溶液、剩余饱和碳氢化合物的初步分离装置,沥青烯排放阀门,软沥青排放阀门以及与混合分离系统相连的自动阀门。
所述混合分离系统包括与初步分离系统相连、接收需要进一步提纯的溶液的混合分离装置,以及高纯度岩沥青成品排放阀门。
该设备为密封式结构。
该设备还可包括PLC(可编辑逻辑控制器)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包含能够控制物料比例的电子计量仪。
该设备包括一个溶剂回收系统,与第二溶液回收装置、以及第二溶解装置相连,能为第一溶解装置提供亚甲基二氯溶剂。
该设备包括一个溶剂回收系统,与混合分离装置、以及第一溶解装置相连,为第二溶解装置提供饱和碳氢化合物。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天然岩沥青提纯设备所提纯的天然岩沥青,应用于墨粉或涂料领域的应用。
天然岩沥青提纯设备所实施的提纯方法为:
(1)低纯度天然岩沥青由输入管道进入第一溶解炉。由PLC系统控制,按规定体积比例(天然岩沥青∶中性溶剂=1∶10)自动填入低纯度的天然沥青和中性溶剂(如亚甲基二氯),进行第一次溶解。
(2)溶解之后的天然岩沥青注入第二个溶解炉中,同时按规定体积比例(岩沥青溶液∶碳氢化合物溶液=4∶1)注入饱和的碳氢化合物溶液(如正己烷),进行第二次溶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靖,未经张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35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